•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攻克“一公里” 破解兑现难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9-10-14 09:00:32 | 编辑:陈韫宇

      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业主提供服务

      多部门联合审批

      市民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

      服务专员到企业现场服务

      多部门联合审查建筑图纸

      实策实招实绩实据

      2019年

      兑现新办鼓励类企业区级财政补助资金49.9万元

      楼宇产业园租金补贴648.97万元

      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1945万元

      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领军企业明星企业奖励资金

      功勋企业家奖励资金

      已拨付2459.05万元

      预计35家重点企业 合计6000余人

      可享受每人100元返岗补贴

      今年以来

      养老失业降费率调整累计降费6522.09万元

      小微企业减负1128.72万元

      困难企业减负6997.43万元

      一个个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投产,一条条优势产业链不断形成、突破,生动诠释了“铜梁速度”和“说了就算、定下就干、干就干好”的务实作风,也是铜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政密集出台、新规持续发力的结果。

      近年来,铜梁区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线,大力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最先”和“最后”两个“一公里”,抓政策制定、措施出台,更抓服务落地、承诺兑现,以动真碰硬的胆魄、管用有效的办法提升企业获得感,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新的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聚焦“最先一公里”

      抓整合、出实策 提高政策针对性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铜梁全区上下的共同行动。这其中离不开惠企政策的研究出台、落实执行和一整套完善的服务机制。

      “现在针对民营企业出台的政策措施不算少,但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获得感不是很强,为了使政策能够真正落地,铜梁首先从政策出台的‘最先一公里’抓起。”铜梁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铜梁区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融资、用工、技改、扩能、上市等一揽子扶持政策,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

      去年初,铜梁区各级领导干部带着问题到部门、下基层、进企业,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院坝会、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共收集意见建议2796条,解决群众所急所盼问题2339个,形成调研成果80余个,转化为政策文件35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意见》《企业上市培育实施方案》《龙乡人才政策十条》等一大批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秉承“合法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政策制定准则,铜梁区坚持“宁可少点、但要好点,宁可短点、但要实点”的原则给文件瘦身,给执行者减负,坚持重大政策实施前必须召开群众听证会,从源头防止政策制定闭门造车、华而不实、难操作、不落地等问题。

      此外,在实际落实中跟进听取反映、跟进抓好落实、跟进指导纠偏,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分析,确保政策既实又好、管用易行。

      打通“最后一公里”

      优服务、求实效 提升企业获得感

      9月12日,走进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工人们正在车间生产线上忙碌着。“我们正在加足马力扩大生产,迎接扩产提能。目前公司已在铜梁新征地筹备建设新厂房,预计两年后建成投产。”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2018年公司正式营业1年,销量1.6万吨,收入2.1亿元(不含税),今年1-8月,销量已达1.6万吨,预计今年收入将达3亿元,这组数据让人兴奋。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9月落户铜梁,隶属合肥会通新材料股份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笔电、家电等改性塑料的新材料公司。2017年4月,该公司曾在重庆近郊7个区县奔波考察营商和投资环境,经过和政府招商部门洽谈,他们最终选择落户铜梁。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服务高效,最重要的是能精准找到我们企业的发展痛点,这成为打动我们的关键。”该负责人表示,政府为公司在高新区找到过渡性厂房,入驻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派来一名服务专员,全程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代办各种手续证件,从签约到用过渡性厂房投产,仅用了20多天时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科学规范制定政策的基础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营造出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只为让企业安心地去跑市场、搞建设、抓生产。”铜梁区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铜梁区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将55个环节优化到21个,在审批过程中,再将21个环节集中打包,实行并联审批、打捆审批、联审联批,变部门之间“接力跑”为“齐步跑”。涉企审批时限减到15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减少互为前置、重复审批、过度审批,极大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

      以“绣花”功夫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铜梁区全面梳理涉企扶持政策,持续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活动,一对一指导企业完善申报资料,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申报项目190余个。

      制定重点任务清单

      强考核、抓落实 让好政策快落地

      有了切实可行的好政策,要让政策落实落细,将政策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中是关键。为此,铜梁区采取了层层捆绑责任的做法,防止“层层落实责任”变成“层层推卸责任”。

      去年3月以来,铜梁区根据重点任务,建立了发展、民生、安全稳定、环保、改革、党建工作“六张清单”,细化503项重点任务,逐一指定牵头区领导、责任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各级责任人按照清单的时间表、路线图,以上率下,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在考核上也实行捆绑,围绕“六张清单”,对77个部门、28个镇街量身定制“一户一表”考核内容。

      此外,为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更快更好落地,铜梁区还成立了书记、区长“双组长”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微信群,区领导每天上群发声、点评,跟进听取反映、跟进抓好落实、跟进指导纠偏,督促推进重点工作,使铜梁招商项目签约率、转化率、落地率持续提升。

      为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防止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铜梁区创新采取了给工作推进不力的牵头区领导“亮牌”的做法。

      铜梁区对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实行黄、橙、红“三色”亮牌管理,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每半月通报一次任务推进情况,每季度开展一轮作风效能督查,对在督查中被点名批评者,予以黄牌警示(对分管领导发提示单、对相关部门镇街发提示函);对在当月督查中排名靠后者,予以橙牌警示;对连续2次或1年内累计3次排名靠后者,出示红牌,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区领导整改不力的,由区委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在此推动下,今年上半年,签约项目45个,涉及金额294.5亿元;高新区开工建设区级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4.25亿元。

      赵童 刘玉珮 蓝倩 本版图片由铜梁区委宣传部提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