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26本日记 记录了这位村干部的成长轨迹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19-11-25 17:59:40 | 记者:彭瑜 实习生 胡莉雯 | 编辑:陈韫宇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彭瑜 实习生 胡莉雯)“对党要有忠心、做事要有责任心、对群众要真心、对工作要细心……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实干、实干、再实干……做群众的贴心人。”11月18日早上6点,蒲朝碧打开笔记本,又开始写日记。

      蒲朝碧今年56岁,是九龙坡区陶家镇锣鼓洞村主任。从2007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她养成了每天早上写日记的习惯。

      12年,蒲朝碧写了26本日记,从记录事情到倾诉委屈,再到反思工作。

      小日记有大情怀。26本日记,反映了一位基层干部坚守初心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一名村干部的成长轨迹。

    image.png

      ▲蒲朝碧在整理日记。 通讯员 周舸 摄

      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儿 

      蒲朝碧写日记,还得从当村干部后第一次挨骂说起。2007年,原石堡村和锣鼓洞村合并成锣鼓洞村后,差一名会计,镇里想到了既有高中文化,又是党员的蒲朝碧。

      当时,锣鼓洞村正落实农转非政策。上任村会计后的蒲朝碧按照政策计算,通知村民任某一次性缴清2.5万元现金,到年龄后每月可领500元养老金,而且逐年递增。

      可晚上核对资料时,她发现为任某多算了4500元。她第二天一早便登门解释,没想到一开口便挨了对方一阵痛骂。

      “你想贪污这4500块钱!”这位村民说。

      “这钱你直接打到银行卡上,我怎么贪污得到嘛?”

      “你们串通好了的,少来骗我!”

      ……

      蒲朝碧与丈夫也算是做工程的老板了,当村干部后却受这样的委屈,蒲朝碧哭了。

      “只是算错了而已,怎么说是贪污呢?何况钱都没还交!”蒲朝碧告诉记者,说当时很想不通,当村干部不仅待遇低,还要挨骂。

      蒲朝碧的公公当过村干部,婆婆也是党员,二老安慰她,做群众工作既要有责任心,更要细心。公公建议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你要有记日记的习惯。”

      当时的村主任陈尧祥也开导蒲朝碧,做农村工作,一要细心,不能让村民觉得上了当、吃了亏;二要多进院入户打交道、建交情,人不熟,讲什么理都不好使。

      蒲朝碧静心细想,如果自己没算错,任某也不会骂人。她意识到,事情都是因为自己工作不细心引起的。当天晚上,她就准备了一个笔记本。

      “……我记性不好,给任某讲错了一个数字,被她一通大骂。当村干部太难了,说错话都好恼火哟……”凌晨醒来,蒲朝碧打开笔记本,写下了担任村干部以来第一篇日记,“以后做事一定要细心、脚踏实地……”

      这之后,蒲朝碧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要向群众宣传的政策,她先在日记本上准备好讲的内容,涉及到村民的账目,她在见面前先算好,一笔一笔记录在笔记本里,到时再一五一十讲清楚。

      打开蒲朝碧的笔记本,有用红笔写的、有画双横线的、有打圆圈符号的,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忘记、记住需要强调的重点,或者要立即着手办理的事项。她告诉记者,从坚持写日记以来,自己再没用错过政策、算过错账。

      工作的委屈用文字倾诉

      4年基层工作,蒲朝碧逐渐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2011年,她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就在当年,陶家污水处理厂落户锣鼓洞村。附近群众的房屋因施工放炮,造成不同程度的开裂,群众意见很大。蒲朝碧走访后发现,这件事涉及30多户村民的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是土墙房,有的原本就开裂,有的确实是放炮所致,如何鉴定、怎样赔偿都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置不当,既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引发村民集体上访。

      “我们只认陈尧祥,你蒲朝碧我们不认识!”第一次调解,村民与施工方在定损和赔偿标准上分歧太大,不欢而散。临走时,带头的村民刘某指着蒲朝碧的鼻子威胁:“如果我们拿不到钱(补偿金),跟你没完!”

      一整天,刘某的话都在蒲朝碧耳边萦绕。但工作中的委屈,蒲朝碧不敢向丈夫罗祖文讲。因为丈夫一直认为,女儿毕业工作了,他们也小有积蓄,没必要去干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我是来帮大家的,当村主任也是大家选出来的,啷个能说认不到我呢……”夜深人静,丈夫已呼呼入睡,蒲朝碧的眼泪浸湿了眼角。清晨,她打开日记,写下了自己的委屈。在日记中倾诉后,她感觉轻松了很多,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老百姓的诉求,用眼泪解决不了问题,更不能绕开不管。得益于做建筑工程的经验,蒲朝碧想了个办法,将纸张贴在村民墙壁的开口处,如果放炮过后纸张破裂,就说明是炮震造成的。裂口越大,表明受损越严重。

      村民和施工方都觉得这个办法客观公平。后来,蒲朝碧主持了10多次协调会议,最终确定了赔偿标准。就在当年春节前,受损村民都拿到了比较满意的补偿金。

      “蒲村长在吗?”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刘某与13位村民“冲进”村委会办公室。蒲朝碧被这伙人震住了,心想他们又为炮震补偿闹事来了。可蒲朝碧还没来得及开口,72岁的刘某就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我专门来给你赔礼道歉的,当面说声谢谢。” 

      蒲朝碧惊呆了,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泪水却在眼眶里打旋旋儿。5年村干部工作生涯,这是村民们第一次主动、正式地向她说“谢谢”。

      “我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动。大家从最开始的不认同,到感谢我,这让我找到了工作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蒲朝碧打开了日记本,写下委屈后的感动,“作为村干部,一定公平公正做事,保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在村里立得住脚。”

      每一次委屈、每一次感动,蒲朝碧都会写进日记里。疲倦时、困难时,她偶尔也会翻翻这些日记。她说,看看这些过去的故事,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image.png

      ▲ 蒲朝碧在走访群众。通讯员 周舸 摄

      日记见证基层干部的初心

      “修不好这条路,我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大家。”2013年4月12日,蒲朝碧在日记中写到。这条路指的是原石堡村到锣鼓村(石锣公路)的道路。当年,她嫁到石堡村就感叹,“要是有条公路该多好!”

      因为没有路,原石堡村6个社800多位村民出行靠走,种的花椒、柑橘还要担到锣鼓洞去卖。但这条长2.4公里道路涉及140户村民、120亩土地,大家又舍不得占用自家土地,加上要跨越襄渝铁路,修路的事儿一再搁浅。

      就在蒲朝碧一筹莫展时,村里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因步行1小时山路耽误了抢救时间去世。蒲朝碧趁势召开院坝会动员群众,最终,大家同意不要土地补偿、不要青苗费,支持修路。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也同意修路。 

      2013年8月8日,石锣公路动工,2014年8月开始硬化,2015年正式通车。

      “真心敬您一杯酒!” 石锣路刚竣工,村民刘叠龙就迎来80大寿。亲友们的小车直接开进了院子。老寿星很感动,特意来到蒲朝碧跟前:“是你把路修通了,才有这么多客人参加我的寿宴。我叫你一声‘蒲姐’!”

      两年修路,心中的压力和辛酸,只有蒲朝碧自己知道。但她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日记里的承诺。老寿星一句“蒲姐”让所有的委屈烟消云散。

      现在,石锣路沿线土墙房变成了新楼房,柑橘、花椒产业规模更大了、效益更好了。

      蒲朝碧的写日记的习惯还在坚持,12年来,她一共写了26本日记——

      2012年7月14日,她写道:五保户向某给我说,他要去找亲戚,需要路费。我关照了他。

      2008年4月24日她写道:下着大雨走访15社83岁的低保户刘宗福。

      2019年9月9日她写道:像他(村民杨维伦)这样的困难群众,我以后要多照顾。

      ……

      “关照、走访、照顾等字眼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帮助。”锣鼓洞村党支部书记李燕称,蒲朝碧有个习惯,下村前钱包里都要放上几百上千的现金,遇到困难群众,她都会给个三五百元的,“我们共事5年,仅仅我晓得的,她都至少送出去1万多元。”

      但日记里,蒲朝碧从没记录捐款的事。

      “有工作、有委屈,有心愿、有温情。”陶家镇党委书记杨业看过蒲朝碧的日记。他说,这些日记,从记录工作开始,到宣泄情绪,再到思考工作、表达感悟,鲜活、真实地记录了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成长轨迹,生动展示了一位共产党员初心萌芽、提高、升华的心路历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