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西湖“移走柳树”事件引民愤,杭州书记致歉:要深刻反思
    澎湃新闻、杭州日报
    时间:2022-05-17 16:51:18 | 编辑:罗建军

    5月16日下午,针对西湖断桥边7棵柳树被迁移引发民意质疑事件,杭州市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

    文史专家王其煌、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原主任杨小茹、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员舒中胜、澎湃新闻副总编胡宏伟、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陆琪以及民情观察员顾雅娟、田思宁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工作先后建言献策,并受聘成为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督导顾问。

    ▲恳谈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图

    这场恳谈会规模颇高,除8位发言代表,还有12位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会,包括多名市委常委及部门一把手。会议由市长刘忻主持,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讲话。

    5月10日晚,西湖北山街断桥至保俶路口7株柳树被移走、改种月季的消息引发关注,相关话题11日冲上微博热搜。

    11日下午,西湖景区岳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和园林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回应质疑。当日傍晚,景区管委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说明,表示将在尊重专家、市民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挑选柳树补种,承诺在对西湖文化景观进行保护提升与改造前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12日晚,7棵柳树补植。次日上午,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公开致歉,表示将深刻反思,进一步强化审批流程公示制度。

    ▲沿西湖的7棵柳树已补植完成。

    北山街沿湖柳树移栽确实伤害了广大市民的感情,引发负面舆情,问题突出、教训深刻,召开民意恳谈会就是希望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全面系统地做好西湖保护工作。”刘忻在16日的会上表示。

    文史专家王其煌表示,西湖文化景观的改造如何与周边百姓的生活环境相协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西湖一草一木的变化都会引起百姓的高度关注,这恰恰说明了杭州百姓对西湖的热爱。但不同人对西湖文化遗产的理解不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西湖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类似“湖畔问计”的平台,在对西湖景观进行改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原主任杨小茹,在西湖景区工作了30多年,是西湖综保工程和西湖申遗的亲历者。

    她说,西湖文化景观非常丰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西湖文化景观是一个活态发展的形态,在对其进行风貌保护时,要允许围绕真实性、完整性,按照科学规律做一些改变和丰富。

    杨小茹认为,白堤、苏堤的柳树是遗产本体的一部分,单棵柳树可以新老更替,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种植方式不能变。千百年来,西湖的变化一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在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上加强多部门协同,并一如既往地加强公众参与,做好共建共享工作。

    “西湖的景观格局,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的,西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杭州西湖景观的演变。

    包志毅介绍,西湖风貌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国、在历史上都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他建议杭州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针对西湖特有植物景观开展系统性、持续性的研究,使带有文化色彩的植物景观得到不断优化。

    在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员舒中胜看来,西湖移柳事件从10日晚发酵到16日召开恳谈会,不到一周,体现了杭州的力度、温度、速度。但事件也反映出城市管理者要更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要多些敬畏之心,敬畏权利、民意与历史,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加与市民的互动。

    作为长期研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察者,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在恳谈会发言时表示,西湖“还柳”从官方释疑到决定补种到立即补植、公开致歉,仅48小时,让人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重视程度之高、处理速度之快,不意外的是事件折射出的执政理念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脉相承的杭州实践。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权力与民众的关系,这两者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否。”胡宏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其最根本的发展动力是民众活力,是执政者放下身段,充分尊重民意。在此过程中,杭州最典型的是2002年前后的拆除政府单位大院围墙、还湖于民,“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对民间力量的尊重,就没有浙江的今天。”

    胡宏伟表示,也正是基于坚持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理念与行动的现代化紧密结合,杭州才得以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让每个生活在杭州的人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西湖移柳看似是不经意的小事,但背后折射的问题值得深入总结,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干部要深刻反思,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对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的思想和认识自觉。”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会上表示。

    他指出,西湖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做好西湖遗产风貌和文化保护,是检验政治能力、政治担当非常重要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对西湖管理保护和利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此次西湖柳树移栽事件看上去是一株树、一片景观的问题,但反映出一些干部政治定力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

    刘捷表示,此次移栽事件也反映出各级工作人员对历史遗产缺少相应的了解和应有的敬畏,对自然景观承载的文化内涵缺少深入理解,对遗产保护的制度还留在简单的程序化,没有把文化的内涵和制度进行有机结合。全市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权力部门,一定要有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态度。

    “同时,更应认识到做好西湖遗产风貌和文化保护,是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刘捷强调,此次柳树移栽事件对西湖公共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背后是管理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不够牢固。做决策的时候没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事件最大的教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涉及西湖的每一项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都应充分尊重民意,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西湖保护建设和管理,真正使西湖成为人民的西湖。

    他指出,下一步要坚持保护第一、心存敬畏,处理好历史和当代、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创新、资源和环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做好保护、管理、经营和研究工作。对西湖景区的一花一草一木进行名录建设,调整前广泛征求民意,加强政府备案。

    同时,进一步突出生态优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高标准抓好水生态环境和原生态修复保护,努力提升西湖水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要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不移地推进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坚持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完善民意直通车机制,广泛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最大限度拓展公共参与的范围和过程,保证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刘忻表示,全市上下要以7棵柳树为案为鉴为例,在城市建设中遵从民意、尊重民声,回应百姓关切,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中形成思想、制度、工作各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使西湖、杭州更有温度。

    (综合澎湃新闻、杭州日报等报道)

    对于杭州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今天(5月17日)出版的《杭州日报》也分别在头版头条、二版刊发了共计3篇报道、评论。以下是转自该报二版的评论文章。

    守护西湖背后

    “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

    昨日,杭州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会上,文史专家王其煌、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原主任杨小茹、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等8人,受聘成为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督导顾问。

    前几天,西湖边柳树移栽问题牵动了这个城市。柳树之于西湖,早就不是一种寻常的树木,而是一个文化符号。“钱塘风月西湖柳”,摇曳多姿的柳树和烟雨朦胧的西湖,早已变成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变成了让人守望的文化坐标。

    这是西湖的文化意象,是在历史风尘中留下的沧桑故事。有了它们,我们城市的编年史才得以诗意续写。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面对社会质疑声音,杭州市有关部门及时回应妥善解决,昨天又召开民意恳谈会聆听建议。

    市民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有一个共识:保护好西湖风貌和文化,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珍视文化财富的重要体现。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西湖边的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每一处风貌和文化,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城市精神的传承载体。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这或许也应该是我们对待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的基本态度——“最小干预原则”。我们心态不妨审慎一些、保守一些,不要轻易地改变古色古香、历史形成的风貌和景观,要有对文化的敬畏、对民意的关怀。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里。西湖是杭州最大的城市文化特色,既是杭州自然禀赋、建筑风格、园林特色等体现出的审美取向,也是杭州文脉渊源、风土人情、人文面貌等蕴藏着的文化积淀。

    可以说,这样独特标识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邂逅,这样的独特标识贯穿于城市总体风貌之中,体现在百姓市井生活之中,这样的独特标识是城市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事实上,我们不仅有文献学的西湖、历史学的西湖,还有人们心中生动活泼的西湖。有多少人,就是因为西湖来到杭州,最终成为“新杭州人”。

    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市可以给人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塑造城市特色、守护城市记忆,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西湖由谁阅读,让谁漫步,又供谁休憩?当然是在这个城市里的人。

    时代的加速度,也催促着人们去更好地守护西湖背后“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不让城市的文脉中断,城市的精神才得以永存。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