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智“绘”校园(九)•教师日记】 璧山实验小学教师刘玉平:采信息技术之花,酿现代教育之蜜

重庆日报全媒体 2019-08-30 11:46

  雅行教育,智增底色。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璧山实验小学以“青雅”之风熏陶师生,用智慧教育渲染育人底色。

  学校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用“智慧”为教育添彩,已经建成了平台服务人性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管理数字化、家校互动及时化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体系,让学校师生自由地成长在这片信息化热土上。

  【教师名片】

刘玉平.jpg

  刘玉平,2014年就职于璧山实验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老师。她在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曾获得“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国家级一等奖,“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现场说课国家级二等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创客与STEAM课程评优赛项国家级一等奖。

  在日常授课之外,她就像教育花园里勤劳的小蜜蜂,每日来往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采花酿蜜”。

  【教师日记】

  ●8:30  学生入校

  学生进校时,刘玉平老师参与管理的成长观测平台已经开始做入校统计了。学生胸牌上的二维码,能够被校内公共区域的多个设备识别,从而形成学生的运动、阅读统计记录。此外,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评价都会发送到成长观测平台,生成成长记录,老师、家长可以登录查看。

  刘老师说,这个平台形成的成长报告,会为下一步的教育导向提供数据支持,让技术发现客观规律,用规律引导学生发展。

  ●9:00  上课时间

  刘老师一周有12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堂上,她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教学成效,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生态。她建立了青雅课堂教学的“一三四”范式,根据不同内容,灵活地实现教学设计,包括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式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线索,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0:00  系统管理

  课堂秩序的有序进行,也离不开学校物联网系统的支持。通过物联网系统,刘老师可以远程操控教室的多媒体、电视直播、空调电灯等,还可以监测教室的能耗情况,达到规范节能的目的。

  ●10:30  设备维护

  除了上课以外,刘老师还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仅要时常检修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教室的触摸式一体机出现故障时,刘老师也要及时前去维修、解决故障,保证师生正常上课秩序。

  ●11:00  课间休息

  经过教室时,刘老师偶尔会停下来,在门口的电子班牌上浏览班级照片、学生作品。这是经过刘老师培训后、学生自主管理的电子系统,记录了班级生活成长足迹,展示了班级文化特色,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0  培训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刘老师对信息服务队的摄像、照像、后期编辑工作进行培训。信息服务队全由学生组成,服务于青雅校园电视台,经过培训后,能达到学生自主管理、常态使用电视台的效果,大大了提升这些学生的综合素养。

  ●14:00  创客课程

  刘老师也是学校创客课程的老师,曾经指导学生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意项目中获一等奖。

  创客课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课程主要有思维训练项目、3D造物、开源硬件、编程训练等,根据学生不同年段特点,建立了1-6年级的创客课程体系,创建课程资源库,开发校本教材,以适合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15:30  课程录制

  有时,刘老师会帮助其他老师录制公开课、名师课堂、一师一优课等教学视频,并发送到相关教学资源平台上,促进优质课堂走出去。

  此外,学校还打造了一间全自动化录制的智慧教室,通过国际空中课堂远程教研、靠谱项目、公园课程、PBL项目的有效开展,拓展了学习空间,助推师生成长,让孩子们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教师手记】

  目前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打牢了基础,在教学资源、教育管理、家校共育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不断鞭策、成长的过程。我希望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更好地为师生、家长、学校服务。

  策划/王小寒

  文/文秀月 张林英

编辑傅美铭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