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卡多用、跨省通用!重庆全面实施社保卡“一卡通”改革
近日,《重庆市推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将以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为载体,全面推行“一卡通”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8月26日,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便民服务亮点进行解读,为市民勾勒出未来“一卡多用、跨省通用”的民生服务新图景。
266项场景清单覆盖重点民生领域
据介绍,《实施方案》从六大方面部署30项重点任务,全方位提升“一卡通”服务效能。
“我们把‘一卡通’应用场景清单拓展到266项,覆盖政务服务、人力社保、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全领域。”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讲,在政务服务领域,强化社保卡作为个人有效身份凭证,推动更多“渝快办”平台个人类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社保卡线上线下办理;在人力社保领域则实现“全业务用卡”,从就业登记、社保缴费到人才补贴申领、劳动关系维权,群众凭社保卡即可办理。
《实施方案》明确,在交通出行领域,全面推行加载交通密钥的第三代社保卡,实现公交、轨道“全市通乘”;同步推动“渝快码”集成电子社保卡支付功能,打通群众便捷支付通道。在文化旅游领域,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保卡图书通借通还;景区支持刷卡入园及购票;社保卡还将作为身份凭证办理酒店入住登记。
在资金发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资金发放“一卡通”目标,推动薪酬待遇、财政补贴等通过社保卡发放,并探索社保卡在消费补贴、积分兑换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强化便民服务,让办卡用卡更加便捷
为确保服务落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打造发行管理、应用服务、资金发放、区域协同等平台,推动社保卡与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残疾人证等多证融合,推进电子社保卡与“渝快码”“人才码”等政务服务码以及其他行业码融合使用。
“‘一卡通’改革将简化办卡流程,实现线上申领补换与线下即时制卡,还能与新生儿服务、退役军人安置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该负责人介绍,健全社保卡线上便捷申领补换和线下即时制卡服务模式,优化申领、补换、社保功能激活等办理流程,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两免办”超过60%。
金融服务方面,在现有17家银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银行范围,实现金融账户激活与社保卡启用同步,推进“同号换卡”,保障群众金融权益。
此外,《实施方案》还探索提出“一卡通”重点群体精准识别机制,通过社保卡数据归集分析,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为重点人群推出提前预约、快捷入园等文旅领域便捷服务。” 该负责人说。
安全管理是“一卡通”改革平稳推进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卡片安全上,“一卡通”改革将严格执行社保卡芯片、卡面信息国家标准,加强申领、激活环节管理与用卡行为监测;信息安全上,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个人隐私权保护,让群众用卡无后顾之忧。
构建“多跨协同”机制,跨省通用共享便利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卡通”改革涉及多领域、多主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多跨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与区域界限,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
同时,聚焦“全国通用”目标,《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与四川等地资源共享、场景共拓、活动共办,加快实现“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该负责人透露,同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还将进一步统一服务标准,建立服务管理、应用拓展、网点建设等地方标准,规范上门服务、业务经办流程,打造一批“星级网点”,确保服务“一把尺子”。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打造更多“一卡通”城市便民服务新场景,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目标要求,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79%,第三代社保卡累计换发1450万张;到2027年底,全市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85%,第三代社保卡累计换发1850万张。在“一卡通”应用场景中,身份凭证类场景覆盖将实现较广范围,资金发放进卡的新增人群覆盖比例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