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市三中法院走进长江师范学院,联合学校开展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
当天,来自市三中法院刑庭的法官助理崔鲁以“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为题,围绕“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维护国家安全要怎么做”等四部分内容,结合“大学生掉入危害国家安全陷阱”典型案例,为大学生们提供“普法套餐”。
“也许你只是一名学生,无意间在网站上回答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传播了一个看似有趣的视频、图片,但这很有可能成为损害国家利益的潜在威胁。”崔鲁举例说,大学生廖某在QQ群里找工作,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盯上。该人员以介绍工作为由互加好友,并称无需办理入职手续,只需拍摄几张军港停泊的军舰舷号照片即可。廖某按要求拍摄后,获利1000元。后来,在父亲陪同下投案自首。
崔鲁说,高校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试图攻破的主要领域,由于大学生在高校里接触到的经济、技术、材料等领域的资料或者参与的课题、项目等,对境外间谍来说有情报价值。
目前,大学生掉入危害国家安全陷阱的类型主要有:被丰富酬金吸引做出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猎奇下载观看暴恐音视频并传播,随手拍摄军事设施、保密文件上传网络、“翻墙”上网落入境外间谍势力圈套等。
“国家安全看似遥远,实则不然,维护国家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大家一旦发现有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要及时拨打12339举报电话,或通过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等方式进行举报。”崔鲁提醒说,维护国家安全,大学生们牢记三个“不随意”:
一是不随意添加来历不明的人为社交好友,高度警惕真假难分的虚拟世界和聊天对象,时刻保持敏锐性、警惕性;
二是不随意在社交媒体中晒工作、晒岗位、晒敏感信息,避免因晒而被“猎密者”盯上。
三是不随意“翻墙”上网,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严守国家秘密,不要受人挑唆在社交平台发布不当言论和图片,理性表达爱国行为,坚决抵制敌对势力的策反、拉拢、威胁、利诱等活动。
编辑:杨铌紫 主编:余虎 审核:郭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