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新重庆

主流新媒体 重庆第一端

立即下载

民生热线|守护重庆最高峰——一场跨越省界的公益诉讼与生态守护行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张莎 崔力 2025-11-18 18:21

近日清晨五点半,巫山县当阳乡太平山保护站还笼罩在巴山夜雨后的薄雾中。驻守人员孔祥明的手机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智慧保护区”系统显示:背风沟入口出现人员活动信号。

孔祥明抓起手电筒和记录本,快步走向入口。三名身着专业冲锋衣、背着厚重行囊的“驴友”正准备踏上山路。

“老师,请留步!这里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进入。”孔祥明张开手臂拦住去路。

几乎同时,其中一位“驴友”的手机“叮”了一声,收到一条短信:“五里坡管理中心提示:您已进入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管控严要求,森林防火记心头;非法捕食绝不有,花草树木莫采收;相关法规须遵守,生态保护大家谋!”

看着这条及时的警示短信,又望向孔祥明身后醒目的“未经许可禁止进入核心区”标牌,原本兴致勃勃的“驴友”们面面相觑。“我们不知道这里不能进,网上攻略没说这个啊。”其中一人辩解道。孔祥明耐心解释:“那些攻略很多都没有说明非法穿越的法律风险,核心区受法律保护,擅自闯入既违法又危险。”

经过十分钟的沟通,三人最终调转了方向。晨光穿透云雾,照亮了孔祥明胸前的工牌,也照亮了山路上新设置的隔离网。这场发生在十分钟内的成功劝返,正是阴条岭、五里坡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成效的缩影。而其背后,是一场持续近一年、牵动渝鄂两省三地的公益诉讼案件。

暗流涌动

热门打卡点背后的生态警报

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地理最高点,屹立于巫溪县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其相邻的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秦巴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保存着珙桐、红豆杉、金雕、金钱豹等数千种珍稀动植物的基因库。

▲11月12日,层林尽染的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然而,这片生态净土的宁静在近几年被打破。

“今年3月初,巫溪县检察院和我们联系,发现网上有人组织‘穿越阴条岭看日出’的活动。”巫山县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赵月兰回忆。她随即带领团队展开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存在多条‘阴条岭徒步攻略’,吸引不少网友点赞收藏,但内容都是在教人如何非法穿越核心区。”

“我们意识到,这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有组织、有传播、跨区域的系统性生态威胁。”巫溪县检察院检察五部检察官助理陈国友说。

据巫溪、巫山两地检察官粗略统计,从2023年12月起,有超过60次、400余人次未经批准在此区域开展户外徒步。非法穿越者多从巫山县当阳乡的“背风沟”进入五里坡核心区,长途跋涉30多公里险峻野路,攀升海拔1400多米,最终抵达阴条岭主峰。

非法穿越不仅是对脆弱生态的践踏,也是对自身生命和社会资源的极端不负责任。

“他们凌晨两三点出发,在山里大声喧哗、丢弃垃圾、踩踏采摘,甚至露营生火。”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资源保护科科长张克太痛心地说,“高山草甸被踩踏,野生植物被采挖的痕迹明显,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直接干扰。”

更令人揪心的是生命安全风险。山里气候多变,浓雾、降雨说来就来。“前两年有两人穿越阴条岭去看日出,遇极端天气失温报警,我们组织了上百人上山营救。”位于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巫溪县白果林场一位工作人员回忆。

这样的救援并非个例。当阳乡林长办负责人翁发毅对2024年7月底的一次救援记忆犹新。“那天下午三点多接到报警,两个从重庆中心城区来的游客头天凌晨进山,结果在突然而来的雨雾中迷路了,其中一个失温,一天没吃东西,好不容易找到手机信号打出求救电话。”

翁发毅立即组织乡政府、卫生院、村民,与巫溪县白果林场救援队汇合,钻进深山搜寻三个多小时,才找到几乎虚脱的两人。“近十个人,来回六七个小时,这才把人安全救下来。”

检察出击

以公益诉讼破局执法困境

由于非法穿越线路横跨巫山、巫溪两县,甚至延伸至湖北神农架林区,案件线索被迅速移送至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下称“二分院”)。3月24日,二分院依法立案审查。

“这个案件难点在于,违法行为横跨两个行政区划、两个不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主体多,容易形成‘九龙治水’的困境。”二分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邓夏道出了办案初期的棘手之处。

通过一线走访,检察官们勾勒出清晰的非法穿越地图。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三个主要入口——巫山当阳乡、巫溪双阳乡及湖北神农架大九湖中,从当阳乡背风沟出发的路线因路程最短、难度最低,吸引了超过八成的穿越者。“这条看似‘捷径’的路,其实危机四伏。”赵月兰指出,路线的危险性被严重低估,“山高路陡、气候多变、浓雾常见,还有黑熊等野生动物活动。”

调查还暴露了执法困境。阴条岭和五里坡保护区属于市林业局直管,其管理事务中心作为事业单位,没有执法权,只能劝返。而市林业局执法支队远在主城区,难以及时处置偏远山区的非法穿越问题。

“守护好重庆‘最高峰’必须打破区域和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重庆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程天民说。在市检察院指导下,检察机关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由二分院与市林业局进行磋商,巫山、巫溪两县检察院则同步向属地林业、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职。

4月,一场由二分院组织的磋商会议召开,林业、环保、网信、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属地政府坐在一起,共同剖析问题,商讨对策。这次会议为后来的联合整改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同治理

从“人防”到“技防”的立体防线

共识一旦达成,行动迅速展开。

7月,由重庆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正式形成《关于非法穿越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问题整改方案》。一场多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治理战役,在秦巴山区全面打响。

▲11月12日,巫山县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林业+公安+乡镇”组成的专业巡护队伍正在巡山。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人防”网络迅速织密——

在非法穿越的主要入口——巫山县当阳乡太平山,阴条岭和五里坡保护区共建太平山管护站,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巫溪县林业部门也在白果林场安排了固定护林员。“林业+公安+乡镇”的常态化联合巡查机制建立起来,一支66人的专业巡护队伍,规划了62条巡护路线,像移动的哨兵,守护着青山绿水。

“技防”手段精准赋能——

▲11月12日,巫山县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手机上“智慧保护区”系统显示了近日来靠近保护区的人员活动预警信息。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保护区内,18套监控设备、229套电子围栏悄然覆盖了200多公里重点线路。一旦有人非法闯入,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发送短信给相关负责人。与此同时,所有进入保护区边界的手机,都会收到普法短信。今年以来,这样的短信已发送70多万条。红外相机如同“天眼”,实时监控着野生动物的通道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11月12日,巫山县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察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新安装的智能监控卡口工作情况。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跨省协作筑牢屏障——

通过渝陕鄂“三省七院”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案件信息可迅速移送至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检察院与竹溪县检察院。

神农架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吴友奎带队到与阴条岭接壤处调查核实,并将情况通报给属地乡镇和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我们配合重庆方面入户开展法治宣传,发布公告,明确禁止非法穿越和处罚措施。”吴友奎表示,两地检察机关已建立常态化信息通报和联合巡山机制。

清源普法双管齐下——

大规模的普法宣传在巫山、巫溪和神农架等地展开。检察官、林业工作人员走进农家乐、旅馆,与经营主体签订责任书,严防他们为非法穿越提供便利。

11月12日,巫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陈定春和谭力中,联合当地林业、环保工作人员,深入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

青山回响

法治守护下的生态与未来

整改效果是显著的。

“过去从背风沟进山的人络绎不绝,现在太平山保护站建起来,光劝返就有50多人次,非法穿越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张克太的语气中带着欣慰。高山草甸有了喘息之机,珍稀动植物重新拥有了宁静。

执法困境也在探索中破冰。重庆市林业局正探索将执法权下放至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林业部门,以期更高效地制止违规行为。

在西南大学司法鉴定所植物类案件司法鉴定专家刘世尧看来,这场守护“最高峰”的行动具有更深远的示范意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天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最后避难所’。”刘世尧说,“非法穿越带来的不仅是垃圾和踩踏,更是对生态链的扰动、对科研的干扰,甚至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公益诉讼撬动了行政、司法、科技、社区等多方力量,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重庆样本’。”

更重要的是,“保护优先、依法有序”的生态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

巫山当阳乡里河村村干部叶世伟感受最深:“以前村里人觉得外人来爬山是好事,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是破坏,而且一出事就要全村出动去救援,太危险了。现在我们都是‘监督员’。”

重庆之巅的云海依旧在群山间翻涌,不同的是,这片珍贵的绿色净土,在法治的坚定守护下,正迎来更加安宁、更具生命力的未来。

主编张珺
编辑廖雪梅
审核余虎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新重庆客户端原创稿件,请联系新重庆获取授权,转载非新重庆原创稿件请联系版权方获得授权。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新重庆看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