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7个!重庆为何成为中西部地区综保区最多的省区市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杨骏
    时间:2024-05-16 21:30

    综合保税区(下称综保区),享有进口货物保税、进口设备免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等优惠政策,还具有一系列保税业务功能,是重要的开放平台。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已建成运行的6个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36.1亿元,占全市外贸比重64.7%,是重庆外贸的“主阵地”。

    如今,重庆的综保区再添“新军”。5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下称铁路综保区)建设启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4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设立铁路综保区。重庆综保区的数量由此达到7个,位居中西部地区省区市首位。

    重庆为何能成为中西部地区综保区最多的省区市?铁路综保区又会对重庆带来哪些好处?对此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四向”铁路大通道始发点缺一个“综保区”

    铁路综保区落户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该园区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编组站而设立,占地面积35.5平方米。

    随着重庆铁路大通道的快速发展,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从一个被农田包围的区域,变成了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满俄班列等重庆铁路物流大通道的重要始发点,也成了重庆乃至西部的重要物流枢纽。

    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的保税业务却跟不上“节奏”了。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公司口岸物流部副部长周金亮介绍,园区拥有保税物流中心(B)型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具备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等功能,可满足初期的业务需要。但随着开放通道不断完善,入驻园区企业越来越多,很多企业都提出了想进行保税加工、保税研发等业务的诉求。这些功能,都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不具备的。

    他举了个例子。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拥有重庆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平台,是重庆进口国外整车的主要来源。但根据要求,进口的大贸车无法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保税,所以,这些进口车辆抵达铁路口岸后,只能运往其他综保区进行保税。

    “这对企业而言,肯定是要多产生时间、运输和维护成本的。对园区的发展来说,肯定也有影响。”周金亮表示。

    从更高维度看,这也不利于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大通道,在运营过程中,往往都会带来很多“保税”业务。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作为重庆“东南西北”四向铁路通道的始发点,仅有一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无法更好地承载这些业务,也不利于该区域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到经贸、经贸带产业”的集聚效应。

    为此,从2019年起,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开始谋划申报铁路综保区的相关事宜。

    从正式申报到获批设立不到10个月

    想获批设立一个综保区绝非易事。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此前已有江津珞璜综保区、涪陵综保区等6个综保区,数量在中西部地区算多的,想要再增设一个综保区难度极大。同时,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距离西永综保区只有10多公里,如此近的区域获批两个综保区的先例很少。

    但重庆依然在积极争取。

    周金亮说,从2019年起,沙坪坝区先与重庆海关、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职能部门沟通,然后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情况,希望能从更高维度推动此事。

    重庆海关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全力跟进。比如,重庆海关分管领导多次前往海关总署,汇报相关工作,以争取总署的理解与支持。同时,重庆海关将铁路综保区的申建工作列为重点任务,进行全程跟踪督办。

    作为申报主体,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遵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加速发展。目前,园区交出了一份年开行国际班列近4000列,铁路口岸整车进出口近10万辆,药品进口量占全市近七成,口岸进出口通关货值达600亿元的成绩单。

    可以说,该园区正成为重庆推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成为铁路综保区获批的重要条件。

    去年初,海关总署确定支持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申建工作纳入署市合作备忘录。去年6月,重庆正式向海关总署申报设立铁路保税区。另一方面,为确保铁路综保区的建设工作,沙坪坝区采取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在申报的同时,就启动了相关建设和招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期的铺垫,相关申报工作可谓一帆风顺。今年4月,铁路综保区正式获批,该综保区从正式申报到获批设立仅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铁路综保区的获批,让重庆国际物流园区的保税业务实现了“全面升级”,除了目前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业务外,还增加了保税加工、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维修等制造业全链条,将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将与重庆其他综保区实现差异化发展

    获批设立只是开始,后续发展才是重点。

    市商务委副主任楚斌表示,近年来,重庆各综合保税区立足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已逐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为主,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开放型产业体系。铁路综保区获批之后,也将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原则进行建设。

    “我们会立足区内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将‘国际通道+口岸+综保区’联动作为铁路综保区产业发展的特色。”沙坪坝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户邑说。

    具体而言,沙坪坝区计划在铁路综保区建设西部地区最大进出口整车全产业链基地、“全球直采、保税加工、智慧仓储”一体化冷链产业基地、全国重要、西南领先的临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以服务重庆的汽车、装备制造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的核心产业。

    重庆海关副关长陈海表示,重庆海关层面将支持重庆铁路综保区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叠加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功能,为打造进出口整车全产业链基地、大宗商品及进口肉类分拨配送中心、医药物流分拨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还会支持铁路综保区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改革创新。”陈海说,后续,重庆海关将助力铁路综保区探索“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政策,持续放大“通道+口岸+综保区”“物流+经贸+产业”叠加效应。

    楚斌则表示,市商务委将支持铁路综保区因地制宜布局整车、临铁装备制造、冷链等主导产业,吸引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加工贸易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向综合保税区集中,延伸产业链。

    此外,市商务委还将推动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等先行先试区域政策统筹融合。同时,鼓励综合保税区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其他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互相补充支撑,实现融合发展。

    题图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资料图)

    相关新闻

    重庆第7个综保区启动建设 确保明年3月建成4月验收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如何建设?各相关单位给出答案

    编辑:李周芳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