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解读 | 建标准体系推动跨区域衔接 “双圈”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永芹
    时间:2024-05-18 20:10

    打造“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便捷的交通出行网络,这是川渝两地人民最大的期盼。

    5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准顶层设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简称《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明确综合交通运输实施50项重点标准,突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

    截至目前,《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已经制定发布21项、在制定6项、待制定 23项。这些标准如何高效地便捷川渝两地人民出行和物流运输?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

    关键词:基础设施

    实现“八车道”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目前,成渝地区部分高速公路通行量已经饱和,今后两地通过制定成渝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规范,打造高效互联城际交通网络。

    针对成渝地区高速公路地处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高桥隧比、线形指标受限等现状,两地交通部门联合制定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规范、大断面隧道建设规范,推动老成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按照以双向八车道为典型代表、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壮大成渝主轴,实现“八车道”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提高既有路网设施通行能力。

    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两地将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挖掘精品航线与旅游资源叠加效应,助推交旅融合发展;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标准,服务长江上游港口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智能路网

    打造成渝智慧高速主通道

    智慧高速公路,是高速公路发展方向。未来,两地将以标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成渝智慧高速主通道。

    渝湘高速公路重庆界石至武隆段全长135公里,其中水江到武隆段隧道占比达68%,且包含多条特长隧道和长隧道,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经过智慧化建设,通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异常事件及时发现、隧道行车安全管控等实现了安全提升,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事件及时处置、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调度等实现了效率提升,通过服务区信息服务、伴随式信息服务、5G信息服务实现了服务提升,通过车路协同示范应用、重点车辆跟踪管理等进行品质示范。

    这条智慧高速的实施,得益于川渝两地《智慧高速公路》系列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发布。这也是成渝地区联合制定发布的首个区域性地方标准。

    标准发布以来,两地已经在重庆石渝高速、渝湘高速、成都绕城高速、四川成宜高速等路段进行了实际应用。接下来,两地交通部门将依托成渝、渝遂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打造路网智能和智慧监测调度体系,探索一体化公路出行新模式,打造成渝智慧高速主通道。

    不仅如此,两地还将研究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应用的发展,制定高速公路智能化、内河码头自动化等标准,统一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加氢设施运营服务标准,服务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推动交能融合,鼓励发展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显著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服务区

    协同改善停车难等问题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以及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川渝两地自驾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重庆、四川两地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区有258对,停车区74对,每年服务驾乘人员超5.3亿人次。

    如何通过一体化的标准建设,更好服务这些驾乘人员?

    据介绍,川渝两地交通部门将统一两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施配置、标志标识等标准,实现两地交通运输服务均衡、同频发展的需求,增强“一家人”的认同感。

    特别是强化服务区信息发布和引导服务,改善高峰时段出行群众停车难、充电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区域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

    关键词: 跨省公交

    让毗邻地区群众出行更便捷

    重庆潼南区双江镇与四川省磨溪镇毗邻,相隔10余公里。此前,开行的省际班线客车只到遂宁和潼南城区,两镇间无直达班车,需要多次辗转换乘。2020年川渝1路开通后实现了两镇公交直达,群众在家门口抬脚就能坐上跨省公交。

    目前,重庆11个区县与四川6个市之间已经开行城际公交线路22条,日均班次550班,日均客流1.1万人次,周边群众跨省出行便捷度显著提升。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地交通部门将加强毗邻地区公交运输服务等方面标准供给,加快运营服务标准研究,提升线路覆盖、优化站点设置、加密发车班次、加强信息服务、丰富支付模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车站离得近、车辆来得快、出行更便捷,推动“双城”生活享受“同城”便利。

    关键词:物流

    建立运输数据“一张网”

    如今,船舶从四川广元港下行至重庆的航行时间只有7天,全线过闸时间压缩了1/3,水路运输企业营运成本降低了四成左右。

    这得益于川渝两省市交通部门制定了信息共享交换等标准,建立起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实现了从广元到重庆全长680公里的嘉陵江航道,16座梯级通航建筑物“一次申报、全线通过”。

    成熟的联运体系,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两地将以标准促进物流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

    编辑: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