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凡人微光·温暖山城| 粉丝从0到36万 网红摊主小张老师:只有热爱 才能热卖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邱小雅 佘振芳
    时间:2024-03-20 20:16

    3月18日,夜幕降临,南滨路“有好市”夜市,出摊的老板们早早准备好食材,滋滋冒油的肉串、吐着酒泡的扎啤……重庆人平凡热辣的夜生活开始了。

    “宝贝,你的苕皮好了!”“QQ肠、鲜榨果汁要不要也来上?”夜市人气最旺的,要数在社交网络走红的“小张老师”张琴的摊铺,她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已拥有36万粉丝。

    有人冲着情绪价值买单,也有人专门就为这一口苕皮来排队等上半个小时。人人都说她是一朝爆火,但只有张琴自己知道,这一路她走了6年。

    坚持“吆喝”

    烤苕皮成“顶流”,最高单日卖出18000元

    “给我们正宗的武隆苕皮上一层一级菜籽油,再来给我们的苕皮来一个咸鱼大翻身。”张琴穿着白色衬衫配黑色背心外搭橙色围裙,梳着寸头,熟练地翻烤苕皮,微胖的身体有节奏地摇摆。

    乍一看,张琴卖的产品和其他摊位大同小异,苕皮、QQ肠、果汁,为何偏偏她生意就格外好?只要你在她摊前站上十分钟,就会理解“坦然为情绪价值付费”这句话的含义了。

    ▲张琴正在直播。记者 张质 摄

    排队的人多,有顾客抱怨:“小张老师,还要等好久哦?”

    “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时间,再多一点点空间。”一首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张琴轻松化解尴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也不想买,但她叫我宝贝啊!”“快乐”“有趣”,是大家对张琴的评价。但这背后,其实是大家看不见的苦功夫。只要有空,她总是泡在网上刷流量高的视频,搜集有意思的文案。她有一个小本本,随手抄下觉得用得上的句子和想法。怎么活跃气氛、怎么调动情绪,是她睡觉都在琢磨的事情。

    物美价廉,是她的小摊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从去年摆摊到现在,她的苕皮坚持只卖2元。“一串苕皮2元,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夹在里面的料也很足。”龙女士是回头客,亲眼见证排队的人一次比一次多。

    如今,张琴的摊位已经发展到了7个,遍布沙坪坝、渝北、南坪等地,分别招募了7个摊主。她笑称自己是时间管理大师,每天从城东跑到城西,每个摊位轮着去吆喝。今年春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八,她的所有摊位坚持每天出摊,收获喜人,春节营业额达到78000元,最高峰时单日营业额就有18000元。

    坚持,让她的吆喝比别人更“有梗”,也让她的小摊越发壮大。

    坚持“跨界”

    从银行到创业再到保险,她又自学“玩”视频

    除了重庆烤苕皮“顶流”,张琴还有三重身份——带货主播、保险公司高级经理、一对龙凤胎的妈妈。

    张琴从小性格大大咧咧,是大家身边的“开心果”。她还有个特点是心态超级好,而且爱折腾。别人眼里的挫折,在她眼里都不算事。

    2010年,初入社会的张琴就差点被骗。她面试了一家公司,幸好遇到哥哥的同学提醒。“这家公司是骗子,去不得。”“那你在做啥子工作?”“信用卡销售。”“挣多少?”“一个月四五千。”“那我能跟你干嘛?”“来试试嘛!”

    因为年纪小、没经验、没学历,张琴没能通过面试。但她不气馁,跟着师傅在临江门当“卡娃”。她观摩、学习、研究,每天早上8点就第一个到岗……10天后,经理看到她身上那股蛮劲,破格录用了她。

    在银行干了3年,张琴也拿到了曾羡慕无比的五千元月薪,攒下一笔钱,开始“飘”了:“我销售干得这么好,何不自己创业?”

    说辞就辞,张琴一腔热血地开始创业,开超市、做外卖,却均以失败告终,没多久就把3年攒的钱亏完了。

    “创业不行,那我接着干销售吧。”随后,她又回到银行干了2年,看到昔日同事跳槽到保险公司后年薪翻倍,又跟着卖保险。

    3个月转正、半年晋升业务经理、3年晋升高级经理……在保险公司,张琴干得风生水起,拿到了三十万元年薪。

    2018年,短视频爆发式增长,张琴萌发了业余做视频的想法。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并不容易。拍摄还好,尤其是剪辑,完全从零开始。”张琴说。

    白天卖保险,下班剪视频。她在网上到处找免费课程听,反复观看别人好的作品,研究别人的取景、转场、配乐。

    起初,她的视频大部分是推荐吃喝玩乐的内容,点赞只有两位数,粉丝也寥寥无几。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起色。

    想过放弃吗?“没有,因为特别喜欢。”张琴一直坚持着这项“业余爱好”,哪怕收获甚微,她也乐在其中。

    坚持“热爱”

    直面非议,从冷冷清清到2万多人围观

    2021年,直播带货江湖一片火热。张琴觉得直播没啥技术难度,自己也能做,便开始试水。最开始,张琴一场会播三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四小时,常常播到嗓子哑了,麦都没电了才罢休。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直播间从无人观看,到七八百人在线,人气增长虽然缓慢却稳定。这期间,她不断尝试变换风格,拍摄发布各种内容的视频,比如励志类、搞笑类视频。后来,她的直播慢慢有数千人围观,多的时候能卖到几千单。长寿盛产橙子,她常回长寿做直播,帮家乡一些滞销的果园卖水果。

    “其实,我摆摊就是为了直播。因为直播需要内容载体,我摆摊、吆喝,不就有了内容吗?”2023年初,夜市恢复烟火气,张琴立马挽起袖子,开始了摆摊之路。

    果不其然,凭借独特的风格,她靠摆摊直播,粉丝快速增长,最高时有两万多人观看。围观的食客觉得有趣,拍下视频发到网上,渐渐地,她在重庆“烧烤圈”小有名气,还引来不少网红专门来探店。

    直播、出摊,保险业务也没落下,由于过于繁忙,张琴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小状况”。比如手腕得了腱鞘炎,夹子都拿不起,医生建议她休息,她却笑嘻嘻地说,“只要还能承受就没啥子。”

    前段时间,她突发胆囊炎,做完手术没几天,又回到摊位,继续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

    在网络走红免不了遭遇非议。有人说她穿着不那么“女性”,还有人嘲讽:“你这样还配当妈妈?”对此,她没有“玻璃心”,而是回应:“我两个孩子坚持母乳半年,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我怎么不配当妈妈?”如今,2岁的龙凤胎说话还不太利索,就跟着妈妈学会了唱《黑猫警长》。

    ▲张琴和她的一对龙凤胎。记者 张质 摄

    夜色渐深,张琴的小摊前,又排起了看不到头的队伍。

    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追逐梦想的人,就像张琴说的:“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黯淡!”

    编辑: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