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桥都”之名怎么来的?专业人士揭秘→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廖雪梅 罗斌
    时间:2024-04-27 01:08

    4月26日晚,“这就是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中国桥都记者见面会在白居寺长江大桥巴南段桥下举行。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市桥梁协会副会长向中富在会上介绍了重庆“桥都”名字的来源。

    ▲向中富。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向中富说,重庆是山城,更是江城,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把市域分成很多块,陆路交通必须要跨越江河的障碍。但是,重庆的地形两岸山很高,江面不像长江中下游那么宽,所以走地下穿越的难度就比较大,建桥成为最佳选择。

    向中富表示,重庆桥梁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特别重视桥梁建设,因为通过桥梁建设可以加速城市建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方便民众出行。朝天门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等5座大桥曾在同一时间建造,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很大震动。

    2005年,在重庆交通大学召开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学术会上,与会专家专门针对重庆的桥梁发表了研讨,认为重庆的桥梁发展很快、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技术水平高,堪称中国的桥梁之都。

    “从2005年到现在,重庆的桥梁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无论是在桥梁技术水平、桥梁景观,还是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绩。”向中富表示,到目前为止,重庆成为世人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桥都”。

    对于时下大火的白居寺长江大桥,建设者也进行了揭秘。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四川片区副总经理刘颖介绍,白居寺长江大桥,全长1384米,两个主塔之间的主跨为660米,上下两层,为世界上最大的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用钢量4.3万吨,相当于北京鸟巢的用钢量;主塔高236米,相当于84层楼高。该桥桥塔分为55个节段从上往下施工,给建设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刘颖。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为克服施工难题,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不仅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虚拟施工,还攻克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高塔混凝土泵重等关键施工技术,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钢筋下料、模板线性控制、混凝土开裂等难题,使得白居寺大桥建设成功克服多重困难,成为重庆城市的新地标。

    编辑: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吴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