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致辞
“希望各与会同仁把握此次会议机会,加强学术交流与创新合作,让本次大会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络病理论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新动力,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海内外医学专家齐聚,深入发掘中医络病学体系,充分交流分享络病学发展动态,合力推动络病学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在会上的精彩致辞,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开幕式现场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王国辰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国内成立最早、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中医药社会团体,始终坚守在推动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和开放发展的最前沿。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打造中医药国际系列品牌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中医药学专家、分享中医药学术临床的研究进展、注重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这些举措既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生动实践,也为我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王国辰表示,中华中医药学会自2005年创立国际络病学大会以来,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搭建交流平台,已连续组织召开了20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行业内外掀起了一股学习、传承、应用络病理论的潮流。目前,国际络病学大会已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重要品牌国际会议。
他指出,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特别是络病分会,积极推动络病学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络病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探索出“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的中医药创新与转化的新模式,这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产业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国辰提到,在临床研究方面,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结果,被刊登在国际四大顶级医生期刊之一的《JAMA》杂志,成为去年乃至到现在的一个中医药的标志性事件,为我们中医临床的循证证据得到国际顶刊的认可,提供了一个典范,也为国内中医药高水平循证医学研究积累了经验,有效地推动了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届大会汇聚海内外知名医学专家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络病学理论相关的进展以及临床经验。”王国辰希望,各与会同仁能把握此次会议机会,加强学术交流与创新合作,让本次大会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络病理论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新动力,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整理/徐小迪 图/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