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报观察|连续4日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第二十条》为何能够逆袭?
    新重庆-重庆日报 见习记者 周双双
    时间:2024-02-23 20:27

    ▲电影海报。

    2024年电影春节档已经在2月17日告一段落,要说哪部电影后劲最足,非《第二十条》莫属。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从2月18日起,《第二十条》就实现了对《熊出没·逆转时空》的票房超越,并连续4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2月23日,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二十条》票房已经达到18.16亿元,同样有望蝉联日冠。

    排片方面,在获得日冠的4天时间里,《第二十条》排片占比仍在《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之后,场次也稍逊于这两部电影,但其场均人次始终处于第一位。

    重庆方面,《第二十条》上映14天,已斩获3511万票房,仅次于《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

    为什么《第二十条》能成功逆袭?“作为一部打上‘喜剧’标签的电影,《第二十条》当然好笑,但它又岂止于好笑啊!”正如市民王磊观影之后发出的感叹一样,从电影到现实,《第二十条》都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也因此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电影海报。

    小人物大视角 故事有代入感

    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有些人冲着铺天盖地的营销,有些人冲着自己喜欢的演员,有些人冲着眼花缭乱的特效,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故事本身。

    编剧卜一贝认为,《第二十条》的逆袭,首先在于电影敢讲故事、会讲故事。“《第二十条》的故事,相比春节档其他几部电影来说,是比较难讲的,从片名就知道,它承载着法律科普的作用。”卜一贝表示,但仅仅是普法不会吸引众多观众为它买单,把一个普法故事拍得有情有义、有市井生活气息,让观众一边惊惧一边愤怒,又一边笑一边哭,甚至结束之后还能回味无穷,才是让它的口碑不断发酵,直至票房逆袭。

    《第二十条》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中学生因制止校园霸凌将施暴者鼻梁打骨折;面对长期欺凌,村民奋起反抗,却扎伤村霸致死;公交车司机看到女乘客被骚扰挺身而出,失手将流氓打伤。这是《第二十条》中讲的三件事,这三件事,因为检察官韩明而紧密串联。影片以普通老百姓面临情理与法理的矛盾入手,再围绕这些案件中的行为到底是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呼应了片名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即“正当防卫”相关的法律条款。

    “其实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你感觉电影里的那些琐碎堆叠的笑点、泪点距离现实生活很近,是可以触摸的而不是悬浮的。”市民江悦表示,《第二十条》让人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仿佛那些案件就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

    ▲电影海报。

    演员全员“熟脸” 精准演绎更易共情

    故事好,演绎故事的人也很关键。

    《第二十条》最初发布的海报里,出现了21个演员。在海报中心偏左的位置出现的雷佳音,额头上贴着纱布正偏着身子接电话,眼神里透露出一副被生活捶打了千万遍的神态。“窝囊废属实是雷佳音的‘统治区’。”这是豆瓣上点赞量达到1.3万的一条评论。话虽糙,但足见观众对于雷佳音演技的认可。

    “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与饰演其妻子李茂娟的马丽,在电影前半段的斗嘴贡献了许多的笑点,阿如那饰演的村霸让人恨得咬牙切齿,赵丽颖饰演的聋哑人又让人心疼得不得了。”市民廖婷婷表示,一个好的故事经由演员好好演绎出来,带来的后劲是悠远的。

    而不仅仅是廖婷婷提到的这几位演员,《第二十条》里,还有在去年的剧王《狂飙》中被观众认可的“大嫂”高叶,《漫长的季节》里的蒋奇明等实力派演员。主、配角都曾“上桌”,也是《第二十条》能够逆袭的原因。

    改编自真实案件 现实意义深远

    《第二十条》的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同时也是该片的制作方之一,这就让电影本身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其直抵人心的力量激发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著名普法博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多次就电影《第二十条》展开讨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究竟该如何理解进行科普,告诉普通人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自处。央视还在新闻栏目中推出“聚焦正当防卫,从电影《第二十条》看刑法第二十条”专题片,进一步解读“法不能向不法低头”这句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台词。不少司法部门也在官方微信和微博上分享了电影的相关内容,并借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进行科普,不少检察官更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让《第二十条》的讨论度进一步发酵,关注度也进一步走高。

    “2018年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聚焦老百姓的药品需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的《孤注一掷》展现了电信诈骗的方式和危害,掀起了‘全民反诈’的热潮;而《第二十条》的故事,则关系到自己或他人面临险境时,是否敢于抗争。”影迷钟鹏称。

    业内人士认为,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到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这就是《第二十条》这类现实题材电影存在的意义。

    编辑:罗建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