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尘封的档案如何走进千家万户?重庆这样做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迎昭
    时间:2024-02-06 16:04

    重庆市档案馆,有着185万余卷的丰富馆藏;重庆广电版权中心,则拥有40余万小时重庆历史影像资料。如何让这些档案如何变得鲜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

    2月6日,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在重庆广电大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将通过合作打造《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思政课、《第1档案》之“档案里的今天”短视频栏目等,激活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重庆故事。

    ▲签约仪式现场。记者 赵迎昭 摄

    “除花圈挽联外,余均不敢领,故仍将原款奉还……”签约仪式在《读档时光》中拉开序幕,主持人丁君军、谭波尔、何苗苗声情并茂地诵读了《邓颖超致潘仰山书信》《红绸背后的红岩故事》《徐南雄日记》3份珍贵档案,一个个动人的档案故事让现场嘉宾感受到红色档案蕴藏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随后,主持人发布了三方合作首批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思政课和《第1档案》之“档案里的今天”短视频栏目。

    用好档案资源,要让档案发声。《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思政课是在重庆市委办公厅、市纪委监委机关、市档案馆联合承办的同名线下展览基础上开发打造的。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等与家人的合影、往来书信、家规、谈话记录稿、追忆文章、工作笔记、题词、诗文等珍贵档案资料,将以视频、音乐、主持人讲述、现场互动的形式呈现。思政课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巡讲。

    此外,三方将在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影像频道”开设《第1档案》内容专区。专区的第一档栏目“档案里的今天”将以短视频的方式,在档案中找寻重庆发展瞬间,典藏市民情感,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根脉,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重庆文化栏目。预计2月起,该栏目将在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APP影像频道、重庆市档案馆官网、微信公众号首发,在《重庆影像库CBG》等第三方新媒体同步刊发。

    重庆市档案馆馆长李小平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专班打造档案文化精品项目,是把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挖掘好、展示好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档案开放,发出档案声音,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行动。

    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表示,重庆广电将发挥好资源、人才、平台优势,三方携手做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创造性挖掘和创新性传播。完成签约后,三方将把一页页档案制作成一条条视频,讲述一个个好故事,开展和打造一系列大型活动与电视栏目,讲好重庆故事,传播重庆声音。

    编辑:罗建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