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重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频频接到中心城区热门景点疑有车辆非法营运的投诉。为此,记者就市民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暗访。
怪象:景区出口出租车只拉到酒吧的游客
1月14日晚上10点50分,记者来到了市民投诉最多的渝中区洪崖洞景区。夜晚洪崖洞灯光璀璨,游客如织,但本不宽敞的两车道马路沿线停了不少车辆:有出租车,有各个平台的网约车,也有私家车甚至摩托车。
▲1月14日晚上,渝中区洪崖洞景区有不少网约车线下揽客。(记者 崔曜摄)
“帅哥,到哪里?”“坐我的车,不用排队,上车就走。”……不少驾驶员直接在景区出口主动招揽生意。
“去解放碑20元,还带你去好耍的地方。”一名游客向驾驶员询价后,得到这样的回复。游客表示报价偏高拒绝后,摩托车驾驶员暗示可以带游客去好玩的酒吧,绝对物超所值……
记者问了旁边一个出租车驾驶员去朝天门广场的价格。“12块钱马上走。”记者同意后,该驾驶员却迟迟没有动车。
“朝天门广场黑灯瞎火没什么好耍的,去得意世界酒吧,最低消费才300元一个人,全重庆最低的价格了。”该驾驶员一直试图说服记者去酒吧。遭记者拒绝后,该驾驶员干脆拒载,并表示他的车只拉愿意去酒吧的乘客。
几番尝试后,记者终于找到了一位愿意去朝天门广场的滴滴车司机,报价15元。记者打开“滴滴出行”软件,发现正常叫车只要11到13元。该司机没有通过平台接单,让记者微信支付,司机却称自己是“正常”拉客,请记者放心。
▲1月14日晚上,渝中区洪崖洞景区有不少网约车线下揽客。(记者 崔曜摄)
驾驶途中,除了前面有些堵车,离开景区后并没有像之前驾驶员提到“全线堵车,必须绕行好几公里”的场景。
交管部门:非法营运背后有猫腻
这些出租车为何不正常拉客?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渝雷。
“除了线下揽客,现在非法运营出现了一些新的‘业务’,比如拉客人去消费场所赚取提成,利润远远要比单纯跑‘黑车’高。”李渝雷告诉记者,有些驾驶员以低于市场价甚至免费送客人去酒吧、餐厅等消费场所。
去年暑假,支队查处了一个案子。有乘客误坐“黑车”去洪崖洞玩,驾驶员建议他们吃了晚饭看夜景更有意思,还推荐了一家火锅店。后来,那几位乘客没点几个菜就消费了700多元,被“宰”后才怀疑司机是“托儿”。
联合执法面临取证难题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该如何查处呢?
“主要是取证难,查处非法营运必须掌握司机与乘客交易的证据,如果乘客不肯配合,就很难进行处罚。”李渝雷说,根据相关的法规,即使是具有营运资质的网约车没有通过平台而是线下揽客,也属于非法营运。除了需要乘客配合,在景点查处非法营运车辆还需要文旅部门配合,一旦遭遇暴力抗法又需公安介入,如果涉及到乘客被带去消费场地被“宰”,还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参与。
李渝雷还指出,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除了有执法方面的困难,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原因。例如,非法营运的车辆没有国家要求的车辆配制和保养、保险等必要的投入,对其处罚金额有限,犯罪成本低;另一方面,高峰期间热门景点打车难,也给了“黑车”可乘之机。
为此,根据市民投诉,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渝中区大队已与渝中区交巡警、渝中区文旅委组成联合执法队,对洪崖洞、李子坝、鹅岭二厂等市民游客集中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对于乘客不配合的问题,我们会采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加强普法教育,说清楚非法营运带来的危害性。”李渝雷表示,“正在与相关部门商议,力争协同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来遏制非法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