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市政协委员钟远平:务实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1月22日下午,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市政协委员钟远平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全市政协系统坚持把联系界别群众作为委员履职的重要抓手,加强工作统筹,建立联系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着力打造 “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智汇经济圈”等一批重要履职品牌,引领区县政协建立了一批基层阵地、履职载体,推动全市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认识更加到位、形式更加丰富、平台更加成熟、成效更加突出。
▲钟远平。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与此同时,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界别意识不够清晰、平台建设不够规范、数字赋能不够有力等。
为此,建议:
第一,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体系。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融入政协整体工作,出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指导意见,提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健全党建统领机制,支持市、区县政协党组建立专委会功能型党组织,在有条件的委员履职一线设立党组织,形成党建统领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体系。
第二,畅通各民主党派及界别委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完善市、区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工作机制,建立专委会联系委员和界别制度,规范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内容和保障措施。支持委员通过视察考察、专题协商、大会发言等方式发表群体意见、表达界别诉求、解决群众难题。优化区县政协专委会设置和界别设置,有组织、有计划安排界别活动,进一步体现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作用、强化界别意识。
第三,搭建委员联系基层代表性群众的工作阵地。统筹在界别、乡镇 (街道)、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全国、市、区县三级委员工作室,纳入市委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一体规
划建设,引领委员就近就地、灵活便捷联系群众。支持各区县设立乡镇 (街道)政协工作和村居协商议事室,明确功能定位,规范运行管理,形成由 “党委副书记牵头抓,统战委员具体抓,各级委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四,建立市县政协联动联系群众的工作矩阵。以 “渝事好商量”平台为统领,支持市、区县两级政协联动打造一批涵盖重点行业领域的履职平台。建立网上联系界别群众新平台,联袂打造一批 “云端”产品,宣传党的政策、传播专业知识、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