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90岁川剧表演艺术家夏庭光逝世,今年重阳曾登台献唱高腔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欣
    时间:2023-12-28 21:20

    ▲夏庭光。市川剧院供图

    12月28日,重庆市川剧院发布讣告,该院原副院长、国家二级导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川剧)传承人、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原顾问夏庭光于当日病逝,享年90岁。早前12月19日,著名川剧艺术家胡明克病逝,短短10天,两位川剧大家离我们远去,着实令人叹息。

    就在今年10月23日,市川剧院重阳节特别活动上,重庆日报记者还曾有幸欣赏到90高龄的夏庭光献唱高腔戏《洛阳店》。他红光满面,气韵十足,观众赞叹连连。

    “爸爸一向身体很好,走得也很安详。他为川剧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为川剧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离去,算是喜丧。”夏庭光女儿袁媛对记者说。

    “爸爸闲不下来,90岁还计划去成都教学”

    两个多月前,夏庭光最后登台表演那天,也是重庆众多老一辈川剧工作者重聚的难得时刻:川剧艺术中心那座碧瓦白墙、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式庭院里,古戏台前的坝子上,十余张桌子依次摆开,百余位退休演员、乐师、舞美设计师等老一辈川剧工作者团聚一堂,共赏秋日景,再叙川剧情,闲话久别重逢的好时光。

    ▲晚年夏庭光在写作中。市川剧院供图

    “夏老师等几位前辈亲自登台,他带来的高腔戏《洛阳店》相对来说比较冷门,但他的表演可以说宝刀未老,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一位90岁的老人。”市川剧院副院长徐超是夏庭光的学生,在他眼里,老师和蔼、风趣,与学生、观众都建立了深厚感情,“夏老师继承传统、传承艺术、培养人才,为川剧事业奉献了一辈子。”

    徐超回忆,2016年,剧院邀请夏庭光为他排导《白面虎肖方》,“老师注入了很多传统手法去丰富角色表演。遇到专业上的难题,我多次登门请教,老师都耐心解答。”今年夏天,夏庭光第一次住院期间,徐超曾去看望老师,“哪怕住院,老师也惦记着川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恢复,他又开始为学生示范、指导川剧。”

    “爸爸真的闲不下来,这两年还经常约学生在一号桥附近的茶馆教课。如果不是今年夏天生病,他还计划去成都,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上课。”女儿袁媛说,父亲很少看病吃药,今年夏天因不适看急诊,心脏搭了支架,医生叮嘱不宜再远行,“出院后他依然操心川剧,后来又发作了,又做支架,安起搏器,11月底住院,出院后恢复不错,每天还下楼散步。昨晚孙子照料他入睡,深夜又不好了,然后很快,凌晨就走了。”

    “我并不是创新派,也非守旧派”

    时间倒退回2022年夏天,第五届川剧节“川剧老艺人专场”,89岁的夏庭光作为最年长表演者,以一段川剧《出祁山》的大刀表演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观众席沸腾了;更早的2021年夏天,市川剧院建院70周年音乐会上,老中青数代演员同台,70年精华节目流光溢彩,盛况空前,88岁的夏庭光表演了髯口功,技惊四座。

    ▲2021年10月1日,市川剧院“庆国庆品经典川剧名家清唱会”,88岁夏庭光登台。张锦旗 摄

    记者深耕戏剧报道领域多年,印象中,年近九旬仍活跃在舞台一线的老艺术家并不算多,具体到川剧界而言,夏庭光是尤为闪耀的一位。2021年10月1日,市川剧院“庆国庆品经典川剧名家清唱会”举行,在夏庭光又一次登台亮相并赢得满堂彩后,记者在渝中区金汤街剧场,对他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

    “我是1933年大年初一,在今天渝中区棉花街的戏园子里出生的,生来就注定与川剧有缘。”夏庭光说,父亲夏长清当时在又新大戏院演丑行,兼开戏报和内场管事,潜移默化之下,5岁的他就得到在《芙蓉画》中饰演小主角“苏生”的机会,可爱稚嫩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他也成了戏院稳定票房的一颗定心丸。

    他曾随父亲辗转各地搭班卖艺“跑滩”,上到资阳、下到万县(今万州)、南到赤水、北到广安,边走边唱、边唱边学、边学边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艺术滋养让他逐渐从崭露头角的孩童成长为熟练掌握川剧各大“河道”艺术风格的后起之秀,也为他日后在表演实践和艺术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夏天,市川剧院建院70周年音乐会上,老中青数代演员同台,70年精华节目流光溢彩,盛况空前,88岁的夏庭光表演了髯口功。市川剧院供图

    “川剧是移民文化的产物,是‘五腔共和’形成的剧种,它从杂技、魔术、木偶、皮影等姊妹艺术中广泛吸收养分,这个不断吸收、借鉴的过程从未停止。”当时夏庭光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是创新派,也非守旧派,“他为我用,那些能够丰富川剧表现力的手法,绝不能掩盖川剧本身优秀的表演技巧,需要分清主次;其次,这些手段不能孤立出现,要与演员的表演成为有机的整体,发挥推动剧情或烘托气氛的作用,否则就是炫技。”

    “只要川剧院喊一声,我们都该来出把力”

    “爸爸在戏园子出生,一辈子热爱川剧, 他曾说,‘只要是为了川剧,我怎么都可以,哪怕吃亏上当都要帮忙。’”袁媛回忆。

    ▲2021年10月,金汤街剧场后台,88岁夏庭光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张锦旗 摄

    在2021年的专访中,夏庭光也曾诚恳地告诉记者,他非常开心,能在市川剧院七十周年庆典和川剧名家清唱会等重要场合再度登台,“老实说,我自己也没想到,年近90还有机会为观众演戏,我很高兴,也很过瘾。退休快30年了,很少有机会在川剧院演出,有时在其他场合可能会唱一唱,但真正回到川剧院的舞台演出,我觉得意义还是不一样。铁梅院长惦记我们老演员,总考虑为我们创造机会登台,作为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一位演员,只要剧院有需要,我们就应该支持,只要川剧院喊一声,我们都该来出把力!”

    ▲晚年夏庭光在为演员说戏。市川剧院供图

    退休多年,川剧一直是夏庭光的生活重心。“川剧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我想趁着身体还健康、头脑还清楚的时候,多为川剧做一些事情。”当时他说,过去老师们手把手、面对面地将川剧精华传授给他,他也希望用这种传统方式将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给学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夏庭光的任务更重了,他既要不遗余力地回忆、挖掘前辈传授的经典剧目,又要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常演剧目整理翻新。

    市川剧院一级演员易传林1983年分配到剧院,追随夏庭光学艺,“40年了,老师德艺双馨的品质始终影响着我。老师5岁登台,主攻文武生,兼演须生、小丑。1952年起兼任导演工作,一生演出、导演的大小剧目500余出,且有多部川剧专著问世。但他从不以大家自居,不摆架子,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一视同仁。”

    “在教学上,我从不收‘挂名学生’。”夏庭光曾说,“无论是举行过拜师仪式的,还是仅仅有学习意愿的,我都认认真真教,也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学,并且要达到要求后才能登台演出,决不能随意糊弄,这是对观众负责!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川剧负责!”

    编辑:朱丹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