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5878两白银建起璧山文庙 官方无记载的技艺抬头就能看到!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晟
    时间:2023-12-27 21:40

    耗资5878两白银,几乎重建似的修缮;繁复的如意斗拱,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记录——仅在民间流行的筑造技艺。

    12月27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养贤育德、泮璧济美”——璧山文庙大成殿》研究报告。

    ▲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璧山文庙大成殿。璧山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重庆现存5座文庙中的代表之作,璧山文庙‘殿势崇嶐,金碧辉煌,宏敞庄严’。”报告撰写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筑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刘杨说,曾几何时,巴蜀大地各府、州、县遍布的文庙学宫,是每一座城池中最显赫的人文景观之一。

    今年11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璧山文庙启动了修缮工作。璧山区文管所副所长叶艳介绍,修缮将于2024年10月完工,届时,璧山文庙将再现它的昔日容颜。

    5878两白银

    香枬油柏八株作为殿柱

    璧山文庙大成殿重建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这次维修,耗资5878两白银,对原有建筑进行了更梁换柱。

    ▲大成殿下檐如意斗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如此详尽的数据,并不是来自史书的记载,而是被永久镌刻在了如今仍立于文庙之中的石碑上。

    碑记由王倬撰写,勒石竖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

    ▲大成殿石碑。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刘杨介绍,王倬是璧山来凤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这位璧山走出的历史名人,在结束宦游生涯后返回璧山,执掌重璧书院,是本地的名人雅士。

    碑文全900余字,以作者年少时所见学宫之衰颓飘零与退居故里后所见学宫之焕然一新为引子,记述了咸丰年间,邑人周继盛慨然告贷,鸠工庀材(招集工匠,准备材料),用银5878两维修文庙的义举。

    ▲大成殿下檐如意斗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按碑记所载:“……求美材不下千株,有可以充梁栋者,虽多金不吝。爰得香枬油柏八株,以为殿柱……”刘杨说,从碑文中,可一窥此次维修工程浩大,更换梁柱,不啻为一次重建。

    同时,这篇碑文还为后人留下了彼时大成殿的尺度数据:深三丈三尺,南北四丈八尺。

    如今,根据璧山县志的文字记载和图经记录梳理推测,古建筑专家尝试进行了文庙格局的初步复原。

    刘杨说,县志中记载了部分殿宇的尺度数据,因此,他们可以基本推测出学宫的规模:院落长约77m,宽约30m,其中万仞宫墙和泮池位于现在的璧山大成广场之上。

    刘杨表示,这仅是根据史料进行的初步推断,准确的文庙空间格局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繁复如意斗拱遍布殿顶

    记录民间匠人高超技艺

    在文庙大成殿上,繁复的如意斗拱布满整个上下重檐。

    刘杨说,如意斗拱是不见于任何官方营造法式记载、但又广泛应用于明清建筑中的“非官方特色构件”,是斗拱由结构作用向装饰作用漫长发展演变的终极产物。

    ▲璧山文庙大成殿大木架三视示意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这种营造方式与单朵外檐斗拱相比是一种技术创新:紧密的网络可省略部分拱构件,如瓜拱、万拱;相邻的拱承托同一个散斗,完美编织成斗和拱的整体网络结构;用很多薄构件的组合代替可独立承重的(大规格)构件。

    ▲璧山文庙大成殿建筑爆炸示意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现存的大成殿内,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层层叠叠、令人炫目的如意斗拱。

    除此之外,在大殿内部,八根金柱直冲上檐屋顶,这就是石碑上记录的香枬油柏。

    用材考究、工艺精美的大成殿,走过了近200年岁月,成为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最好见证。

    ▲璧山文庙复原鸟瞰示意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编辑:朱丹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