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1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试验区的通知》两江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系重庆唯一入选地区。
根据《通知》,全国共有10家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和15家单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为何要建设示范区和试验区?今年7月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优化升级工作的通知》有答案。
该文件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基础较好、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旺盛的地方,建设一批影响力大、示范效应显著、对周边乃至全国范围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区、试验区,形成示范区、试验区相互衔接、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对全面创新的支持作用更加凸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两江新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深度融合产业、创新、开放体系,努力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运营枢纽。目前,两江新区直管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突破7500件,同比增长约36%。截至2022年底,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7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倍。
同时,两江新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提档升级,以两江创新创业大厦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核心载体,首期建成1.1万平方米集聚空间,配套相关优惠政策,已累计吸引市内外优质服务机构258家入驻。
目前,两江新区初步构建起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运营、金融、咨询等服务全链条。从知识产权前端申请、注册到后端保护、维权、运用等服务,基本实现区内就近办理。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表示,两江新区将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做靓“两江知谷”服务品牌,按照“需求导向、市场驱动,聚焦产业、深度融合,内聚外合、协同开放”建设思路,着力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生态,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强链增效”,推动构建区域集聚、服务集成、资源集约的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深度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政策原文: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试验区的通知》
链接:https://www.cnipa.gov.cn/art/2023/12/8/art_75_18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