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公元前193年!重庆武隆发现中国最早明确纪年西汉墓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晟
    时间:2023-12-05 19:50

    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纪年明确的西汉墓,在重庆市武隆区出土。刻有“二年二月己亥朔丙戌……”的木牍,清晰记录下这座墓的下葬年代——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二年。彼时,是西汉王朝正式建立的第9年。

    ▲“关口一号墓”刚刚出土时积满地下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12月5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项目考古领队黄伟说,被命名为“关口一号墓”的这座西汉早期墓葬,是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木椁墓,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也是重庆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清水墓”(墓葬内部被地下水淹没包围),是乌江流域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展现了汉文化确立过程中巴、蜀、楚、秦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特征。

    ▲“关口一号墓”内出土的西汉漆木几。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3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由考古发掘、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测量、绘图、摄影等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组成的工作队,对“关口一号墓”开展发掘保护,并聘请国内涉及考古、科技、保护、简牍等领域的专家团队,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咨询工作。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目前墓葬椁室内的随葬品已基本提取完毕,发掘团队已将木棺套箱提取至现场搭建的30余平方米的考古实验室中,继续对木棺进行清理。

    ▲“关口一号墓”内出土的西汉“干支”木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截至目前出土的600余件随葬品中,漆木器、木器、竹器、青铜器、陶器、丝织品,甚至连墓主人生前爱吃的食物都一应俱全。

    其中,漆木器以耳杯、漆盘为多,另可见漆几、漆案、漆樽、漆卮、漆盒、漆奁、漆壶等;木器以木牍、车、船、俑等模型为主;竹器可见竹筒、竹笥、竹弓及竹排箫;铜器包括铜矛、铜鼎、铜洗、铜壶、铜鍪等;陶器见有陶罐、陶甗等。

    从现场浮选湿筛出的植物遗存10多种,包括黍、板栗、李等食物以及紫苏、平叶酸藤子等中药材。

    墓葬出土漆木器上漆色嫣红,黑色的凤鸟纹、B字纹、云虚纹等纹饰清晰可见。出土食物至今仍色泽如旧,没有碳化。

    黄伟说,正是因为墓葬的墓室内被地下水全部淹没包围,水体隔绝了空气的进入,成为了墓葬最好的“防腐剂”。

    目前,木棺清理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12月中旬,包括文物考古、简牍研究、修护保护等领域的全国20多位顶尖专家,将齐聚重庆武隆,围绕“关口一号墓”的考古成果进行现场论证。

    重庆日报将对“关口一号墓”后期的修复研究进行跟踪报道,通过融媒体的方式,第一时间为读者们全方位带来此墓的最新消息。

    编辑: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