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速中国软件名城建设 重庆出台培育软件开源生态专项方案
9月19日,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加速培育软件开源创新生态助力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开源软件生态基础支撑体系,形成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引进3家以上开源软件龙头企业,培育5个以上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开源软件项目,力争建成国内重要的开源软件项目策源地、开源软件人才集聚地和开源软件产业新高地。
“在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的同时,培育开源项目、开源社区、开源企业等,以此推进全市软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增强软件产业发展韧性,将是我市提速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重要内容。”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基于当前众研、众创、众用的开源软件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开源生态已成为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方式,因此我市提出加快培育开源软件生态,形成软件产业新优势。
按照《方案》,我市培育软件开源生态将围绕“培育优质开源项目、建设特色开源社区、加速集聚开源企业、完善开源治理生态、推进开源行业应用、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等6个方面进行。比如,在培育优质开源项目环节,我市将聚焦工业软件、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面向社会征集一批开源项目并建立软件开源种子项目库;在集聚开源企业环节,我市将引进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一批重大开源项目在渝落地并予以奖励,建立重庆市重点开源企业(项目)培育库。
《方案》还提出,我市将把开源软件生态培育作为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的重点工作之一,积极争取国家级开源软件重大项目在渝布局,同时做好相关政策、标准等衔接,包括统筹用好现有政策,落实软件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优惠,全面保障企业发展。另外我市还将建立与国际开源组织和社区的联系渠道,实施项目引才、大赛引才等引才方式,加大全球优秀软件开源专业人才与运营团队引进力度,形成高校、企业、社区、科研院所多方积极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