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大缺齿鼹、平纹真管螺……动物遗骸会“说话”
▲图中1为带有切割痕迹的鸿雁锁骨,图中2、3为带有弋射痕迹的鸿雁胸骨,均出土于老鼓楼衙署遗址。受访者供图
竹签、镊子、筛子……你知道吗,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也被应用于考古领域。考古专家运用这些工具,通过筛选法、水洗法等,从考古遗址中提取支离破碎的动物遗骸、化石。这些不起眼的遗骸、化石,竟能还原生动历史,将古人的生活娓娓道来。
▲讲席现场。渝州书院供图
6月19日,重庆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首席专家、重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武仙竹做客“渝中讲坛·渝州书院历史文化讲席”,带来一场题为《中国科技考古前沿》的讲座,让观众感受到动物考古的进展和背后乐趣。
在科技考古方面,武仙竹团队创新建立微痕考古、小哺乳动物考古专业研究方向,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何关注小哺乳动物?武仙竹说,小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约占整个哺乳动物群总体的70%左右。大部分小哺乳动物种群活动范围较小,并且与人类社会具有一定依托、共栖、互动关系。
▲杭州德寿宫遗址平纹真管螺。受访者供图
“大型哺乳动物多生活在野外,和人类之间有一定距离。小哺乳动物却总是‘不请自来’,融入人类日常生活。所以,研究小哺乳动物种群面貌、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对我们了解古人生活非常重要。”武仙竹说。
武仙竹列举了老鼓楼衙署遗址的例子。这座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重庆市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衙署建筑遗存。经过动物考古,我们可畅想当时的人曾享用什么美味。
▲讲席现场。渝州书院供图
“在老鼓楼衙署遗址,我们发现了18件宋代鸿雁骨骼,这是我国考古工作中第一次发现鸿雁骨骼。”武仙竹说,通过对鸿雁骨骼表面进行显微观测分析,发现有些骨骼上有破损性孔洞,整体形态为入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口状”,表明这是早期人类弋射痕迹,证实鸿雁在重庆历史上曾广泛分布,是古人喜爱的肉食资源之一,对认识重庆古居民生活环境背景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武仙竹团队还走出重庆,在北京、浙江、河南等考古遗址开展动物考古工作。在杭州德寿宫遗址,武仙竹团队经过鉴定,发现遗址土样中包含有属于烟管螺科的平纹真管螺、外套管螺、假白氏管螺这3种动物遗骸。“烟管螺科是喜潮湿、温暖、弱光环境的动物,喜欢食用地衣苔藓、腐殖质、植物嫩芽等。这批材料的发现,反映德寿宫遗址古环境具有潮湿、阴暗、气候温暖条件,并且可能有较好水源环境,有较多植被和地衣苔藓等自然生态。”武仙竹说。
随着中国科技考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武仙竹团队曾十余次赴俄罗斯开展动物考古工作,在扎实工作中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李斯特文卡遗址出土的缺齿鼹标本。受访者供图
西伯利亚冬季寒冷,古人是一直定居于此,还是气候温暖时才迁居过来的呢?此前,这一直是一个谜题。武仙竹说,他的团队在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发现批量大缺齿鼹化石,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有了充足的食物,说明古人冬季定居西伯利亚是有条件的。”
聆听武仙竹的讲席后,现场听众纷纷表示,此次讲席涉及古人类学、史前考古、艺术考古、考古理论,以及中国同世界各国在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的广泛合作,给大家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科技考古课。原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苏联东欧部研究人员张德安表示,武仙竹从科技考古的角度,所阐述和论证的微痕考古、动物考古,以及光学显微、数码显微等科技考古技术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了解到中国科技考古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