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示范点和专属信贷保险产品 重庆金融业为新市民幸福生活“加码”
我国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1年来,重庆新市民金融服务做得怎样?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多家金融机构打探到,1年来,重庆金融业通过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点、推出专属信贷保险产品等举措,不断扩大新市民金融供给、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为新市民幸福生活“加码”。如今,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能享受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新市民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3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新引进专业人才、新退伍军人等。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亿新市民。他们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消费生力军,面临着诸如住房难、创业难、看病难等现实困境,释放出庞大的金融服务需求。
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不久,重庆银保监局、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市金融监管局携手,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实施细则》,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农行重庆自贸区空港支行为新市民办理业务。农行重庆自贸区空港支行供图
在监管政策的有力引导下,重庆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特点,搭建多元化、特色化、普惠性、包容性的新市民金融供给体系,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以农行重庆自贸区空港支行为例:其周边生活区、消费区、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密集,生活配套成熟,商业店铺众多,存在大量外来经商、就业的新市民群体。为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该行积极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网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将新市民金融服务融入社会基层治理网,不断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覆盖面。
据介绍,2022年以来,该行联动街道、社区,通过开展“党建引领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等活动,为社区新市民提供投资理财咨询、办理信用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个人信贷等服务;向新市民送去金融知识和反诈知识,帮助新市民提升财富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该行常态化组织服务团队走访周边商圈商户及各类专业市场,了解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为他们推荐办理收款码、POS机,提供普惠贷款等金融服务,并对收单手续费、贷款利率实行优惠。
针对新市民购房买车、日常消费、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该行则充分运用优惠政策为新市民提供信贷支持。目前,该行新市民贷款余额达0.88亿元,获贷新市民数量达到200人左右。
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为重庆新市民推出了贴心的金融服务。
如,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推出“新市民”群体专属“我和我的重庆”主题借记卡,为新市民提供免工本费、年费、短信通知费等优惠;工行重庆市分行搭建异地联动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工商银行集团优势,通过系统内联动,及时解决新市民异地社保账户有关问题;建行重庆市分行依托全市8000多个裕农通服务点,让广大农民群众全面了解重庆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邮储银行重庆分行加强新市民创业形态、资金需求分析,加大对“商贷通”“青年贷”等产品宣传力度,为新市民创业搭建平台。
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通过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推广“泰家医”“健保通”项目、参与“渝快保”推广等举措,积极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方案,满足新市民的保险需求;恒大人寿重庆分公司为购买重疾险、住院医疗险的新市民开通“就医绿通”服务,让新市民享受到高效优质的保险保障。
重庆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重庆推进发挥政策合力,搭建数字平台,丰富金融供给,基本形成了涵盖创业就业、安居消费、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基础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仅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就超过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