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党的二十大代表陈卉丽云端畅谈大足石刻保护之路
    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迎昭
    时间:2022-11-29 20:48:25

    古人怎样保护大足石刻?如今保护大足石刻用到了哪些黑科技?11月28日晚,云体验“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举行第八场线上讲座。在讲座中,党的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以《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保护传承》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陈卉丽的讲座受到网友关注和欢迎。直播截图

    作为一名在文物保护一线耕耘27载的“石刻御医”,她对大足石刻保护之路的揭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古人如何保护石刻

    了解陈卉丽的人都知道,她对大足石刻爱得深沉。每当提及大足石刻,她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就拿当晚的讲座来说,她的PPT长达160页,全面、生动讲述了大足石刻的魅力所在。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可以说,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陈卉丽坦言:“大足石刻点多、面广、线长,且绝大多数裸露于山间荒野。所以,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工作非常困难。”

    提起大足石刻保护,许多人会首先想到历时8年开展的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抢救加固保护项目。那么,古人是怎样保护大足石刻的呢?

    ▲千手观音造像石质胎体修复步骤。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陈卉丽介绍,古人开窟造像,不仅仅是为了祈佛和做功德,更重要的是让造像长久保存,流传后世。为此,古代工匠在石窟开凿之初,为减轻自然因素对石刻的危害,巧妙地将一些保护措施隐含其中,这是大足石刻虽历经沧桑,却仍以真实完整风貌呈现于世人面前的重要缘由之一。

    这些措施包含在造像顶部留出龛檐以遮蔽风雨、将排水系统融入石窟规划等。此外,为石刻造像贴金、彩绘,在石刻上加盖建筑物都是古人保护石刻的方式。

    ▲悬挑窟檐有遮蔽风雨等作用。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陈卉丽举了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的例子。因为窟内右壁上方岩体常年渗水,工匠便在窟顶与立壁交接处镌雕了一条长龙,在龙首处下方,一鬼卒手托一钵,正在接取龙口吐出的水。原来,龙身是一道排水渠,水流到钵后通过暗道从窟低排到外面。这种设计,可谓巧夺天工。

    ▲北山石刻排水隧洞。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听到陈卉丽娓娓道来,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感叹古人的智慧。”

    从抢救性保护到系统性保护

    大足石刻在历经千百年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后,已进入高速风化期。作为室外文化遗存,大足石刻长期遭受渗水、岩体失稳、生物侵蚀、表层风化等病害的威胁。

    对此,陈卉丽表示:“如何消除或减缓自然和人为因素给大足石刻保护带来的诸多威胁,使之长久保存,永续利用,是几代大足石刻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

    1952年,大足县文物保管委员会成立,下设大足县石刻保管所,开始了大足石刻文物的有序管理保护和研究。

    ▲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内景。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从1952年到1980年,大足石刻绝大部分保护工作以龛窟失稳岩体加固与水害治理为主,具有抢救性保护的性质。”陈卉丽介绍,1953年依山就势修建的北山佛湾保护长廊、1956年修建的牧牛图木质龛檐等保护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中,北山佛湾保护长廊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第一项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为保护石刻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1981年国家文物局在大足召开石窟保护技术经验交流会为标志,大足石刻开始在基础勘察、试验、研究基础上,开展系统性的保护工作。就拿1991年12月至1992年10月实施的北山石刻治水工程来说,文物工作者采用隧洞排水、顶部排水沟、地表防渗、裂隙灌浆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北山石刻的渗水问题。隧洞排水是当时我国石窟保护技术中的一种新尝试,成为我国石窟治水工程成功范例之一。

    “很多老先生在国内外讲石窟寺治水,北山石刻治水工程都是一个经典案例。”陈卉丽说。

    文物保护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陈卉丽介绍,2000年后,以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宝顶山“卧佛”治水工程的实施和大足石刻保护技术中心、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的建立为标志,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得到全面提升,逐步深化,在勘察技术、病害治理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在讲座中,陈卉丽重点分享了2008年至2015年修复千手观音造像的故事。该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在千手观音造像前期勘察研究阶段,X射线探伤、红外热成像、三维视频显微镜等检测手段首次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勘察研究。“经过调查,我们为千手观音造像界定出34种病害。”她说,仅在保存现状调查阶段,文物保护工作者填写调查表1032张、约35000个数据;手绘病害图297张,病害矢量图335幅;拍摄现状照片1300余张。

    “千手观音造像本体修复严格遵循现代保护原则,依据历史雕凿工艺痕迹,按照自上而下、由外至内、由易到难程序,逐步开展石质、金箔、彩绘三种材质34种复合病害的修复工作。”陈卉丽说,修复千手观音造像使用加固材料约1050㎏,金箔粘接大漆、桐油等材料约1000㎏,金箔44万余张。经过全国多地文物保护工作者携手攻坚,终于让这尊造像重新焕发光彩。

    保护大足石刻,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今年6月,大足石刻文物医院正式启用。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离子色谱仪等众多科技设备汇聚于此,让文物得到更为科学的治疗和保养。

    此外,大足石刻还运用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等科技手段为石刻瑰宝建立数字档案,将成果应用于石刻保护,为大足石刻保护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在陈卉丽看来,文物的生命有限,但记录是永久的。从这个角度讲,真实性的记录和保护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陈卉丽说,她和团队将坚持系统性保护、创新性思维,继续守护好大足石刻,把它满载了一千多年的故事,讲给海内外的朋友,为重庆文物事业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做出应有贡献。

    主编:吴国红 | 编辑:袁文蕙 | 审核: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