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来自市住房城乡建委的消息称,经过96个小时奋战,由中国铁建承建的德感方舱医院已交付使用。至此,重庆有璧山、悦来、迎龙、寸滩、德感方舱医院等7个市级建设项目投用。
重庆方舱医院建设背后,有哪些故事?如何保障设施高效运行?带着各方关注的问题,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方舱医院建设者。
时间紧迫怎么办?
倒排工期昼夜不停,施工人员交叉作业
“不到5天完成11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时间太紧了!”这是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现场负责人翁长根对德感方舱建设的感受。
11月22日,接到建设任务后,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协调各方力量,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的统筹下,迅速组织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七局、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二局、中铁二十三局等17家单位及60余台各类设备、近5000人投入建设。
“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休息2个小时,早上6点接着干,昼夜不停。”中铁二十二局五公司现场负责人叶宇说,所有参建人员采用倒排工期制,工人交叉作业。
▲德感方仓医院项目建设场景。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供图
德感方舱医院建设的快节奏,其他项目建设者也深有体会。
支援寸滩方舱医院建设的市地质矿产集团南江建设公司带队项目负责人杨龙回忆,现场没有宿舍,工人只能在车上短暂休息。因为工期紧张,他两天没有合过眼。
11月18日晚,在接到承建寸滩方舱医院A区命令后,中建三局在短短5小时内迅速集结500余名有方舱建设经验的管理人员及6000余名工人赶赴施工现场;11月23日24点,方舱医院家具布设及房间标识完成,具备移交条件,建设过程历时5天4夜,重庆方舱医院的效率由此可见一斑。
“无米之炊”尴尬怎么破?
蹲守厂家加班生产物资,打通市内外供货渠道
工期紧张是一方面,物资材料供应,成为重庆方舱医院建设的“拦路虎”。
11月11日,进驻第一天,负责悦来方舱医院约12.8万平方米病区建设的重庆建工集团就遭遇“无米之炊”的尴尬——隔断材料断供。
“调整供货方案,双管齐下,打通市内市外供货渠道!”建工悦来方舱医院项目计量物资供应组组长、建工三建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经理张顺全当机立断。
12日凌晨1点,建工集团工作组派专人星夜兼程奔赴江津、永川等地,蹲守厂家加班加点赶物资。凌晨5点,建工集团建安事业部副总经理周伟将第一批约3000米隔断装上了回程的卡车。13日早上6:40,距离悦来30公里处的协睦收费站,张顺全接到了来自江苏的第一批物资,建设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寸滩方舱医院项目边设计边施工,必须保障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现场施工、资源运输同步进行。但受疫情影响,多个生产厂家暂无排产计划,材料供保方难度大。”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任永长回忆,他们19日拿到施工图后,马上联系分供商及上下游供应单位排产,在市住房城乡建委及相关部门协助下,为材料运送车辆开了通行证,各项材料保证半天内可送达现场。
防疫“安全墙”怎么筑?
消杀人员每天走三万步,进出物资二次消杀
数千人在工地上同时施工,方舱医院建设如何筑好防疫“安全墙”?
德感方舱医院建设现场严格执行闭环管理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吃住全部在方舱医院所在的江津汽车产业园内解决。现场每日由专人专责核酸检测,对进出场车辆及设备、办公区域及时消毒,进出物资还要进行二次消杀。送货人员不下车,现场有专人负责卸货,实行无接触装卸、封闭式运输。
“德感方舱医院建设者队伍庞大,来源地复杂多样,施工中流动性强,给防疫工作带来挑战。”中铁二十局建设人员刘锋说,他带领的防疫小组坚持24小时守好工业园区大门,4名安全员24小时轮守,实时查验行程卡和健康码。
中建三局施工人员杨尚透露,寸滩方舱医院建设期间,消杀人员穿着防护服,背着二三十斤重的消杀设备,不间断往返在各区域消杀,每日3万步成为标配。
建筑质量咋保障?
装配式施工技术助力,三个单位验收合格才交付
方舱医院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如何以高质量施工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方舱医院的建设技术已很成熟。”任永长说,在寸滩方舱医院建设过程中,他们利用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装配式建造等方式,合理编排工期,确保高强度工序穿插的顺利开展;还安排专人负责对接设计,四个施工区域都配置技术负责人全程驻扎在一线,现场做好事前交底及技术复核,紧抓过程控制,争取一次合格。此外,参加寸滩方舱医院建设的中建八局员工大部分都有青岛、广州、上海等方舱医院援建经验,熟练程度较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中建三局借鉴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经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技术、施工和机电三方都在现场24小时待命。”杨尚说,技术人员每天不间断跟踪现场各个区域,看见有不合理的地方,排班通宵随时调整修改。
参与德感方舱医院建设的中铁十一局五公司现场负责人隆仁燕说,施工期间,工程师对工人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并旁站监督指导,建好后还要经过三个不同单位的检查验收,质量合格后才能交付。
施工难题如何攻克?
市质量总站发挥技术优势,尽可能缩短项目工期
方舱医院能早投用一天,就能极大缓解阳性病患转运压力,为全市社会面清零攻坚提供更有力支撑。如何科学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面对施工中出现的难题,市住房城乡建委第一时间组织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研究讨论,制定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提高了现场作业的作效率。
悦来方仓医院建设现场。建工集团供图
市住房城乡建委质量总站站长周长安介绍,德感方舱医院医疗卫生通道封闭安装量大,材料和安装时间成了制约总体工期的关键。根据原设计方案施工,将无法保障按时交付投用。市住房城乡建委德感方舱医院驻场工作组在进场后第一时间勘察场地,组织设计单位连夜研究,最终优化了卫生通道设置部位,极大减少基础土石方作业工程量,缩短封闭通道的安装距离,仅此一项就节约工期近30小时。
如何保障方舱安全运行?
市排水中心指导管道施工,建设人员常驻医院维保
除了时间紧、材料组织困难外,排水安全对方舱医院建设也至关重要。
“方舱医院建到哪里,我们的战场就在哪里。”这是迎龙方舱医院建设过程中,市排水中心工作人员杨真东说得最多的话。方舱医院流出来的污水是涉疫污水,按照国家对方舱医院的建设标准,方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增设消毒罐,让医疗污水经消毒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为此,市排水中心在对部分消毒罐增设溢流口的基础上,指导建设单位在溢流口加装余氯检测仪,对溢流污水进行实时检测。
杨真东不仅要在现场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技术专家就每一个关键点反复商讨沟通,还在排水管网现场蹲守指导施工……他每天要走三四万步,迎龙方舱建设现场几乎都被他用双脚丈量。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方舱医院投用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结束。以悦来方舱医院为例,在方舱医院交付使用后,建工集团以封闭式管理的方式,安排60余名维保人员常驻,全力保障方舱医院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