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京渝连线学报告⑥ | 人才活水如何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充分涌流?
    重庆日报客户端 张珺 苏思 何春阳
    时间:2022-10-21 21:14: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重庆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该如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10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连线在京参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厂机电维修工刘源和重庆川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甘鸽,请他们分享学习报告体会。

    现场参会:努力实现关键设备自主维护、维修技术自主开发

    ▲刘源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我们技术工人备受鼓舞、信心十足”

    最近两天,刘源在参加重庆市代表团会议之余,在笔记本上摘抄了不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他说,报告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规划部署非常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准备回去好好给工友们传达传达。

    作为一名机电设备维修方面的顶尖技术人才,刘源靠着30多年如一日的钻研和实践,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在修炼自己的过程中,他也深刻懂得“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的道理。

    近年来,刘源把自己多年在机电维修行业积累的经验、感悟整理记录下来,不仅牵头编制了《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开发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课程》等系列丛书25册,还带领团队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培养人才。

    “随着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很多公司都采用了大量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这是时代的进步,当然也对我们的维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源说,如果没有一支自己的高水平维修团队,很多时候都会受制于人。正因为此,他长期以来都在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努力实现关键设备自主维护、维修技术自主开发。

    视频连线:致力于提升工业领域智能化水平

    ▲甘鸽 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关键装备的工业机器人,正在向生产制造各领域各环节渗透,加速变革原有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作为一名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行业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甘鸽说,重庆川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川宜机电)致力于打造全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工业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事实上,甘鸽与刘源已经是“老相识”。自2015年起,川宜机电为重庆长安汽车鱼嘴工厂的焊装生产线、涂装生产线、下车体涂胶生产线提供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两家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验证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深度合作,相互成就、携手并进。

    今年6月21日,刘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两人还一起参加了揭牌仪式,共同探讨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突破与新未来。

    甘鸽说,智能制造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其中,关键装备的工业机器人,正在向生产制造各领域各环节渗透,加速变革原有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共同心声: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服务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我们要建立可持续的人才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大环境”

    16岁进入长安成为一线维修工,只有中专学历的刘源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和钻研,攻破了多项国外厂家长期垄断的核心技术,成为业界有名的“技能大师”。

    如今,怎么把众多维修高手的技术、经验“传下去”,是刘源关注的重点。

    对于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刘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们要建立可持续的人才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大环境,健全和规范高技能人才发展路径及相关制度;强化产学机制,培训高新复合人才,让学校课堂和岗位更贴近;重视青年员工发展,把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给予足够的培训时间,不再设立学历和学位的发展障碍,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

    甘鸽对此深表赞同。他说:“在这场智能化变革中,我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践行自己的使命担当,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重庆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主编:商宇 戴娟 | 编辑:罗建军 | 审核:王方杰 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