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学习二十大书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许新成介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许新成。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一是开放通道运行更畅。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速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不断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效明显,覆盖全球113个国家(地区)、335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万列。
二是开放平台能级更高。开放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两路果园港、西永、江津、涪陵、万州、永川6个综合保税区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主阵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聚集了全市80%的外贸进出口和70%的实际使用外资,智博会、西洽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开放型经济质量更优。获批成为中西部唯一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加工贸易产业园、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我市外贸进出口从2017年4508.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000.6亿元,年均增速15.4%,总量居全国第11位,中西部前列。实际利用外资5年累计达到517亿美元,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市内企业“走出去”办企累计超过300家,海外资产累计近150亿美元。
四是开放环境吸引力更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取得积极进展,5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总量超过330万户;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驻渝领事机构增至13家,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分别增至53对、113对,重庆正日益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市将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一是持续完善高效率的开放通道体系。全力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重点通道稳定畅通,畅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二是持续完善高能级的开放平台体系。增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重点平台带动能力,持续提升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开区开放能级,打造全市开放“火车头”;建设好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形成协同开放强大合力。三是持续完善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引进壮大外贸外资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规模,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增强开放发展动力。四是持续完善高水平的开放政策体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奋力书写内陆开放高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