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观照时代、领航未来,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强音。”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表示,在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展开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激荡人心、令人振奋。
丁中平说,南川是全国第三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区,肩负着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南川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之路。2021年GDP总量五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实现翻番,增速连续20个季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GDP增长4.7%,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经历粗放发展、转型阵痛之后,经过10年的转型探索,南川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深刻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植入了绿色崛起的“基因”。丁中平说,特别是跻身主城都市区后,南川重新审视自身生态资源价值,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大财富、最大家底、最大品牌,推动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印证了“两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南川把守护好金佛山作为最大“生态担当”,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完好保存,“重庆城里金佛山”这颗“绿宝石”更加耀眼。丁中平介绍,南川区严格落实“6+1”责任,治污增绿齐头并进,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居主城都市区第一,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6%,主要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变为Ⅱ类,担当“上游责任”,为长江注入清流,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生态颜值不断刷新,“绿色家底”更加厚实,绿色动能加快集聚。
以生态之变引发展之变,南川瞄准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书写“两化”实践美丽答卷。丁中平说,近年来,以创建高新区为引领,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页岩气加工利用、中医药及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五年来实现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三个翻番”,将新增百亿级企业3家,打造全市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全国重要页岩气基地、中新(重庆)国际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同时,着力于提高含金量,深化文旅融合发展,2021年,南川接待游客31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分别增长50%、99%。聚焦大健康,40余家医药企业落户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八大康养旅游小镇加快建设,康养产业从无到有、产值达到100亿元,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区。贯通产加销,做优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蓝莓“3+2”特色产业产值达33亿元,较2018年增长117%,入选首批100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