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建设交通强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如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真是催人奋进!我更加期待未来巫山交通新的巨变。”10月16日,在收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巫山县市民黄大首感慨。
巫山,偏居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一角,大巴山、巫山、七曜山等山脉在此交汇,长江穿境而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坐船从巫山到重庆,最快都要两夜三天。2010年,渝宜高速通车后,巫山县有了首条高速公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先后启动交通建设三年行动和交通强市建设,重庆交通从“四小时重庆”加快向“两小时重庆”迈进。凭借高速公路、机场和高铁,大山深处的巫山,实现了与重庆中心城区的快速通达。
交通的巨变,让巫山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加快成为渝东门户交通枢纽。作为在巫山县交通部门工作了约20年的黄大首,可以说是巫山交通从“蜀道难”“蜀道通”到“蜀道畅”的见证人,亲历了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新变化,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提升。
大山里的老人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飞机这么大呀,看起来比电视上大好多哟!”
2019年8月16日,巫山机场开通之日,黄大首80多岁的老母亲,第一次见到飞机,发出这样的感慨。
老母亲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未见过飞机。这天早上不到6点,母亲就起床了,还特意穿上新衣服,打扮了一番。
“建在云端之上的巫山机场,沐浴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如彩虹般绚烂多彩。”黄大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当日9点15分,一架空客320缓缓抵达巫山机场。彼时,黄大首扶着母亲站在跑道围栏外,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四周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都激动得拍照、呼喊。
黄大首回忆说,当时,母亲目不转睛地看着跑道,生怕错过飞机降落的任何一幕,“我们都非常兴奋,在机场站了4个多小时,也没觉得累,最后才恋恋不舍离开。”
此后,黄大首还专门买了巫山到重庆的机票,让母亲切身体验。“母亲上了飞机,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甚至不敢用手触摸设备。我便指着机舱各处给她一一介绍。”仅55分钟,飞机就到重庆了。“这么快就下去(降落)吗?好快呀!”母亲简直不敢相信。
为了纪念这段旅程,黄大首专门创作了一首诗《从巫山起航》。“山顶机场着锦袍,银鹰展翅尽风骚。扶摇直上九千里,欲与天公试比高。”在诗中,他这样写道。
“喜闻高铁至,巫峡更生辉”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行,重庆云阳、奉节、巫山三县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自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交通基本上实现了“2小时重庆”,重庆也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成渝通道与渝京通道两线齐发,串联起西南地区与中原、华北地区的快速通道网络。
高铁通了,巫山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坐高铁了,黄大首也有了新的期盼。
每逢周五,黄大首都要给儿子打电话,问一问他周末是否回巫山,他好提前准备晚餐,与儿子一家共享天伦之乐。
要在以前,这样的生活,黄大首想都不敢想。“高铁没通前,儿子一家从重庆中心城区到巫山县城坐大巴单程至少6—7个小时,即使开车也要5个小时,专门回家过周末几乎不可能。儿子只能逢长假回家,一年最多两三次。”黄大首说,如今,郑渝高铁开通了,重庆北—巫山实现了两小时车程,儿子周末可以随时回家了。
今年国庆节,黄大首和妻子专门坐高铁“尝鲜”,到重庆和儿子一家一起过节。
黄大首告诉记者,以前坐高铁到重庆,先要花2个多小时乘汽车到万州北站,再换乘高铁。全程下来,要4个小时。现在从巫山县城到巫山高铁站只有9公里,约12分钟车程,到中心城区,全程不超过两个小时。
“喜闻高铁至,巫峡更生辉。车站拥金阙,广场披锦帏。不愁千里隔,只要数时归。蜀道通天下,复兴扬国威。”黄大首用一首《巫山高铁站》,来感慨高铁带来的便利生活。
以前两个小时车程缩短至25分钟
机场、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巫山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同时,越织越密的公路网,也让巫山县域内通行、旅游更便捷。
今年9月30日,巫山县城到大昌镇高速公路通车,两地通行时间由之前的两个小时缩短为25分钟。这对于喜欢旅游的黄大首而言,简直是妙不可言。
作为旅游大县的巫山,旅游业发展曾一度受到交通钳制。长期以来,从巫山去小三峡、小小三峡等景点,只能走水路。随着巫大高速通车,巫山县域形成快速旅游大环线,游客可以从水路进入大昌,欣赏小三峡、小小三峡秀美山水和大昌古镇后,再从陆路返程。
“以前没通高速路,我们去大昌古镇游往返要一天,路况也很差,旅游体验很不好。”黄大首清楚记得,自己曾从县城坐车到大昌镇,路陡弯多,汽车一路颠簸,两个多小时车程下来,他坐得晕头转向,等到了目的地已没了心情游玩。
“如今,25分钟车程,想想心情就舒畅。”黄大首说。每逢喜事必作诗,“万水桥相接,千山一隧穿。纵情高速路,平步上青天”,他在《礼赞高速》中这样写道。
更令人期待的是,巫溪到巫山大昌的高速公路正在加速建设,未来,巫山人到巫溪、陕西西安也更快捷。届时,也将形成巫山-神农架-三峡大坝的“大金三角”快速旅游环线,黄大首也谋划着将来自驾游中国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