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渝记探会|重庆日报特派记者参加首场记者招待会 三位党代表直面热点问题回应各界关切
    重庆日报客户端 罗静雯 王原野
    时间:2022-10-17 15:50:26

    10月17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党的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重庆日报特派记者在现场参会。

    招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3位党代表,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介绍情况,并与中外媒体交流。

    现场记者就粮食安全、区域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能源安全、中美贸易、经济增速等热点问题竞相提问。3位党代表直面热点、回应关切,逐一做了详尽回答,彰显了我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谈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不会搞自给自足

    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中国政府如何减少对铁矿石、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外国进口资源的依赖,以实现更加自给自足的经济?

    赵辰昕说,这个问题涉及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和认识问题。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认识、理解误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他说,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大幅收缩,甚至要搞自给自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我们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丰富市场供给、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创造了条件,有力改善了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也促进了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赵辰昕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了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但我们认为,世界绝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仍是人心所向。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我们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决不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谈能源安全:三个方面守住安全底线

    深圳卫视记者提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双碳目标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能源供需紧张和地缘政治多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如何能够更有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任京东说,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逐步完善,供给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不仅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而且有力应对了国际能源价格动荡对我发展的传导影响,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任京东说,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重点从三个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固本强基。坚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炭、石油储备体系,特别是加快储备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应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

    二是扎实抓好有序替代。紧密着眼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扎实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三是扎实抓好风险管控。继续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大力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升区域互济、多能互补水平,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能源安全供应,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能安全。

    谈经济走势:中国经济运行存在困难挑战但更充满机遇

    路透社记者提问:现在已经进入了四季度,我们看到中国复苏势头还比较疲弱。年初确定的5.5%左右目标现在看来实现难度比较大。同时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很多分析师已经把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调到3%左右,请问对今年经济形势有没有分析?党的二十大以后,会不会出台一些更多稳增长的措施?

    赵辰昕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今年,特别是3月、4月份和7月份,受外部环境、疫情、极端天气等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月度之间有所波动。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接续政策果断推出,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不断恢复,整体保持了恢复发展态势。

    赵辰昕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表现也依然突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从多个经济指标综合来看,我国经济的表现依然是突出的。

    赵辰昕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加充满机遇。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当前经济运行中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基础条件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目前正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对重点领域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当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我国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设备订单都在大幅增长,这是非常喜人的。这些都为相关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国发展机遇、各类商机无处不在。

    赵辰昕最后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方向,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主编:商宇 戴娟 | 编辑:黄熠 | 审核:王方杰 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