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外贸发展报告》 重庆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11西部第2
    重庆日报客户端 夏元
    时间:2022-10-17 15:51:35

    10月17日,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外贸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称,截至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8000.59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进出口总值排全国第11位、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5168.33亿元,进口2832.26亿元。

    《报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抢抓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调整机遇,进一步壮大加工贸易产业链,电子制造产业实现从垂直整合向水平整合延伸,电子产业在全球竞争力稳步提高,带动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全市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2687.56亿元,比2012年增加923.64亿元,年均增长10.9%;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3630.02亿元,比2012年增加2536.79亿元,年均增长14.3%;新型贸易方式快速增长,实现保税物流进出口1651.71亿元,比2012年增加1234.92亿元,年均增长16.5%。

    《报告》表示,近年我市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外贸实体经济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呈现出外贸主体不断壮大,民企对外贸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且产品结构更优化等发展特点。其中,“重庆造”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包括笔记本电脑、汽车、内燃机摩托车等是我市出口产品“大户”;进口方面,汽车、农产品、乳制品、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等是进口产品主流。

    《报告》称,“外贸伙伴对象更趋多元化,对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进出口稳步增长,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是近年我市外贸发展的3个亮点。截至2021年,重庆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进出口值从2012年的1015.49亿元增加至2207.01亿元,年均增长9%。

    另外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不断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资源要素集聚能力持续增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功能逐步彰显。比如,在全国率先探索以铁路运单物权化、多式联运“一单制”为重点的陆上贸易规则;随着一批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外贸引领作用得到持续增强;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3条国际物流通道“Y”字型节点优势发挥明显,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成效日益凸显。截至2021年,重庆航空、水路、公路、铁路运输进出口值,分别比2012年增长3.3倍、16.2%、5.6倍、6.9倍,外贸供应链物流通道更加稳定通畅。

    主编:曾立 | 编辑:王天翊 |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