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优先研发出一批汽车软件作为技术支持。
10月8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发展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将立足我市整车制造优势,围绕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平台等方面,到2025年形成“软件+智能+硬件”一体化发展产业格局,力争培育2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建成国内一流的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高地。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推进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集聚了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中科创达、长安汽车软件、赛力斯软件中心等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在智能车控、智能座舱等领域已经形成一批优势产品和解决方案。
“抢抓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充分发挥丰富的场景资源优势,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加快推动汽车软件和人工智能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出台此次行动计划的目的。”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突出场景应用牵引”这4个方面来“做文章”。
其中,在推动产业补链强链方面,包括市经信、发改、科技等多个市级部门,将从做大做强重点软件、大力发展关键硬件、培育发展智能座舱、全力攻坚自动驾驶、推进软硬件一体化发展等5个方面各司其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在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方面,将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加强企业孵化培育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方面,将通过深化关键技术攻坚,完善创新支撑平台,扩大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完善数据基础支撑体系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来进行。
另外在场景应用方面,我市将推进一批应用场景开放,包括重点面向整车企业、配套企业定期征集和发布应用场景清单,鼓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揭榜”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在应用场景示范方面,将建立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优秀产品供给目录,推动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应用落地和推广,同时围绕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典型场景,遴选一批应用示范项目给予重点培育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