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大飞机C919、“神舟”飞船等“国之重器”生产配套中,都有“重庆造”铝材参与其中。10月8日,记者从西南铝获悉,今年1-9月,西南铝服务国家战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9.6%,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多类铝合金制造关键核心技术。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南铝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研发生产出了大量关键铝材,解决了一揽子技术‘卡脖子’难题。”西南铝负责人介绍,比如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翼梁、机身框、壁板等关键承力部件的7050铝合金厚板,此前我国一度完全依赖进口。
对此西南铝牵头成立7050厚板项目研发团队,从铸锭制备、厚板轧制、热处理等入手,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进行完全自主研发。直到2015年,西南铝研发团队先后形成大规格铸锭制备、强变形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国内最大截面的7050铝合金超宽超厚预拉伸板,形成产品国产化,并在我国航空航天多个重点型号装备上进行应用。
其中,今年7月24日我国发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将“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西南铝分别为实验舱及运载火箭提供了70%以上和60%以上的关键铝合金材料,涵盖锻件、板材等10多个品种;在今年8月1日完成取证试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上,也有超过50%以上的铝材是由西南铝提供配套。
西南铝负责人表示,国家航天领域所需要的高精度、高表面、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具有品种规格多、构件尺寸大等特点,这往往面临国外技术封锁。就在这些重点关键材料研制中,西南铝充分发挥装备、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进行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自主研发,不断打破国外垄断,满足了国家航天工程铝合金材料需求。在今年四季度,我国将发射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等项目上,都有西南铝提供的产品配套。
在配套国内航天航空重大项目的同时,西南铝还持续推进装备升级,拓展全球民用航空领域铝合金市场,先后为波音、空客、安东诺夫、马达西奇等国际航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目前,西南铝正紧盯全球航空航天用铝材的高强、高韧、耐损伤、抗疲劳等新发展方向,通过加大开发新型铝合金材料力度,持续在国内外民用航空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