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探秘》第81期|齐白石、徐悲鸿等50位名家数百件作品缘何齐聚重庆?
    重庆日报客户端 夏婧
    时间:2022-10-02 19:59:52
    探秘提示

    1.为什么说重庆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2.重庆曾汇集了哪些美术大师和艺术院校?

    3.当年,人们在夫子池看展是怎样的盛况?

    4.丰子恺在杂志上刊登的文章《谢谢重庆》,到底谢了些什么?

    5.国立艺专迁到重庆时为什么叫“黑院墙”?

    6.“沙坪学灯”指的是什么?

    沉浸体验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你一定听说过这些在中国美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但你是否知道他们的重庆故事?

    近日,“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全国巡展首站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不仅汇集了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近50位名家名师的近300件珍贵原作,更是详细梳理了重庆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杰出贡献。

    ▲展览现场。《重庆探秘》截图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在介绍此次展览的作品。《重庆探秘》截图

    你可知道,1937-1949年,重庆在保护、保存、发展、壮大、推进中国美术上所做出的贡献,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篇章?这段时间,重庆汇聚了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公私美术学校,云集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绝大多数名家名师,举办了诸多反响巨大的展览……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认为,正因为那片星汉灿烂的天空,重庆才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1942年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师生合影

    此次《重庆探秘》探的,正是美术大师与山城之间的秘密,以及这些故事所交织出的重庆美术地图。

    “徐悲鸿的现实主义的理念就是在重庆生根落地的,并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此次展览总策划、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表示,在重庆的日子,可以说是徐悲鸿的一个高光时期。

    ▲展览总策划、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正在介绍此次展览的作品。《重庆探秘》截图

    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张大千的《巫峡清秋图轴》、宗其香的《山城夜景》……大师笔下的重庆,也许你曾见到过,但你是否能明白那份藏在水墨之间的深情?

    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就看到了这份深情。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潘天寿

    以金刚坡为中心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傅抱石

    我永远怀念培育我成长的嘉陵江——我的第二故乡。——艾中信

    别了,盘溪……你的名字不仅被徐悲鸿写在许多作品上,也写在我们的心上,你是永远不会被我们遗忘的。——廖静文

    这是展览中呈现的一部分大师对重庆的眷恋之情。带着他们对重庆这份真挚的热爱与眷恋,再去欣赏作品,你一定会看到更多隐藏在笔墨之间的浓烈情绪。

    ▲1945年徐悲鸿与学生张安治等人在盘溪石家花园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合影

    “当时重庆的艺术生态非常完整。我们完全能感受到艺术家们的生命力与责任感。”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董虹霞说。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董虹霞正在绍此次展览的作品。《重庆探秘》截图

    夫子池、金刚坡、凤凰山、五十三梯、黑院墙、松林坡、石家花园……这些如星星一样点状分布的“艺术基地”,构成了一张发光的重庆艺术地图。其中的“黑院墙”正是国立艺专迁往江北盘溪时的校址,为躲避日军轰炸,师生们将院墙涂成黑色,“黑院墙”由此得名。

    画家谭雪生曾这样回忆那段岁月“学习材料多半从上海经过重重封锁远道运来,饭中都可挑拣出无数砂石、蛀虫、鼠粪……”

    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艺术大师们在重庆创作了大量载入美术史的代表作。

    正如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庆典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对该院西迁历史的评价:“让战火硝烟的大地成就漂泊的无尽课堂,让危亡的中国在这里存持天地文心、生民新命。如是艰苦卓绝、使命卓绝,无愧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

    是的,战火硝烟的大地、漂泊的无尽课堂也无法阻挡那天空中的星汉灿烂。重庆美术地图正是在这样的灿烂中,成为中国美术地图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期网友精彩留言

    • 大气的展厅,太酷了!蹲点看展!

    • 同志们,先看导览,再现场看展,更有意义哦。

    • 艺术是最好的美容剂。

    • 霸道的展览,感谢策展团队,感谢《重庆探秘》。

    • 凤凰山现在依然鲜花满山遍野!看来是徐悲鸿等大师以前有眼光。

    • 太有趣了,背后的故事一定要策展人来讲啊。

    • 这张嘉陵江画得之好,就是我心中的样子!

    • 红梅老师真是大家风范!

    • 艺术地图做得太好了,清晰地看到当时重庆美术的发展。

    • 学术含量很高的展览,起码要看几天才看得完哟。

    全平台传播量36万

       

    编辑:袁文蕙 | 审核:王方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