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重庆首个国际科技合作孵化基地—氪空间(重庆)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未来将成为重庆科技助力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
氪空间(重庆)创新中心是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导下由36氪集团打造的全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涉及智慧空间、创新孵化、国际交流、人才引进等功能板块,打造国际化全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作为该创新中心前身的氪空间重庆两江基地,自2021年4月1日启动运营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58家,挖掘高价值高新技术产品20余项,申请及转化企业知识产权200余项目(其中发明专利87项)。入孵企业总营收达2亿元,累计获得投资总额7600万元,覆盖创业人群超过2.5万人。
氪空间(重庆)创新中心成长的背后,是重庆首个双创示范基地——两江新区创新平台能级加快提升、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近悦远来创新生态加快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2016年,两江新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以来。永川区、猪八戒网又在2017年分别创建区域类、企业类基地。大渡口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重庆大学、重庆涪陵榨菜集团于2020年成功获批第三批基地。自此,重庆实现优势区域、重点高校、创新企业的全布局,加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6年来,8家示范基地双创工作方面卓越成效、亮点纷呈。
日前,重庆大学速离科技团队创新提出水中脉冲放电分离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法,并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离设备SL—40,具有分离率近100%、处理成本低、环境零污染三大核心优势,该技术与相关设备已在多家企业开展示范应用并达成深度合作,将推动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助力我国退役锂离子电池绿色再生。
近年来,重庆大学作为双创示范基地,聚焦精益创业方向,打造多方协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1+4”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体系,培养了一批敢闯会创、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型人才。重庆大学所在的高新区也聚焦精益创业方向,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要素齐、链条畅、政策准、氛围浓、生态优”双创高地,各种创新创业典型成果不断涌现。
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刻木铭心创业团队历时6年,创作出主题版画16套,共计988张。项目面向大中小学生、部队军人,社区居民、乡村农民等群体,走进藏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期间,该团队行走2.5万公里、跨越6个省市区,深入26个区县、50余个村镇、近百个社区,面向数十万名群众宣讲,出版20余万册宣传画册。其中,《版绘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品在2018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得到推广;《版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央巡回指导组收藏;《版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藏文版作品,作为西藏自治区的党员学习读本,得到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肯定。十九大主题木刻版画巡展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立项支持。
在全市8家示范基地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9月15日上午,全国双创活动周重庆经开区分会场活动上。重庆经开区双创示范基地企业家代表——重庆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高,作为创新创业企业家代表与重庆市政府连线互动,汇报创业成绩——201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围绕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主业,组织占公司总人数60%的研发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研发,获得40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软件著作权。
目前,该公司连续多年营收快速增长,其中产品销售占2/3,公司市场区域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国家。此外,该公司以云到端的大数据挖掘、智慧物联技术为支撑,提供各类交通管控应用场景所需完整解决方案及服务,荣获重庆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业10强、中国交通信号控制器行业12强等荣誉。
“我们聚焦融通创新方向,构建政校企园融通发展新模式,走实走深‘智慧+’‘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当地市场主体达到13.7万户,正通过持续优化创新孵化载体梯次布局,加快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其中京东云(重庆)创新中心、力合科创(重庆)创新中心已成功晋升为国家众创空间。
市发改委相关人士指出,近年来,全市各双创示范基地大胆开展改革探索实践,推进创新主体活力释放、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创新服务能级提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永川区聚焦融通创新方向,构建“产业+科技+职教+金融”四位一体双创模式,2019年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励。
大渡口区聚焦创业带动就业方向,走出了一条从老工业基地到“创新创业之城”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2021年度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获评“优秀”档次。
猪八戒网打造独具特色的“线上线下立体双创模式”,用3000人解决了平台千万人的就业创业。
重庆涪陵榨菜集团聚焦融通创新方向,协调产业链上中下游技术创新、市场共享、平台共享,带动上游30000余户返乡农民工、原料种植大户、加工大户创业增收。
未来,重庆的双创示范基地将继续发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作用,大胆创新、勇于创造、包容创业,打造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融通创新的引领标杆、精益创业的集聚平台、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全面创新改革的示范样本,为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新力量、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