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由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钢铁行业首个分盐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在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基地投用以来,取得了“废水零排放、废弃物不出厂”的生态效益。
▲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项目全景 企业供图
据了解,在所有工业领域中,钢铁行业耗水量约占10%,废水排放量约占14%,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基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全球最大的在建单体钢铁基地。钢厂取水地靠近入海口,河水中和地下水盐含量高。这意味着,钢厂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新水还是废水,都必须进行除盐处理,否则盐分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在厂内循环使用,会堵塞或腐蚀设备、影响产品质量,进入自然界则会破坏生态。而以“分盐结晶”工艺打通废水零排放“最后一公里”,是钢铁行业的世界性难题。
▲智能高效沉淀池 企业供图
为此,中冶赛迪提出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系统解决方案,并自主开发了一套钢铁企业水盐平衡计算系统,该系统成功预测了全厂水系统运行产生的废水的关键水质和主要成分参数,对水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分盐结晶,不仅每年可以减排废水量1200万吨,还可以实现全厂水系统100%资源化利用;结晶的盐纯度达到99%以上,每天可生产20吨。
据计算,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基地全面投产后,每生产一吨钢耗用新水仅2.43立方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