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智慧城市”,是2022智博会年度主题。“智慧城市”怎么建?作为重庆“智慧之城”的两江新区正加快拓展全域应用,落地了众多智慧应用场景。
累计建成61个智慧小区
一条街道有115个应用场景
教厨房“小白”做饭的厨房、帮助孩子纠正发音的平板、雨天自动关闭的窗户……上届智博会上,应用场景“智慧生活的一天”吸睛无数。
今年智博会上,“智慧生活的一天”将再度焕新升级亮相。目前,其展示的不少场景已经走进城市的各个角落。
▲悦来智慧岛。两江新区供图
在悦来国际会展城,集数据中心、指挥中心、运营中心、创新中心、文史数字档案馆等功能于一体的悦来智慧岛新近建成,利用最前沿的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手段,用“看得见的数据、能体验的场景、可预期的价值”,首次实现了海绵监测、城市管理、交通数据等现有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联通,让悦来国际会展城的产业发展更智能、让城市管理更聪慧、让市民生活更便捷。
“智慧之城”建设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因此,众多的智慧应用场景并不只是在城市的会展功能区展示,而是已经深入市民生活起居的小区。
人脸识别进出小区门,3秒即可刷脸回家;在公共休闲区散步,可连接小区蓝牙音响播放美妙音乐;通过智能app就能迅速联系物管人员,解决生活问题……在两江新区61个市级“智慧小区”里,上百项科技在小区内集成应用。尤其是礼嘉街道,已建成智慧书屋、智能药柜、智慧小区、智慧学校、24小时智慧便民服务中心等115个应用场景。
“城市大脑”会思考
已布局13大类行业专题应用场景
井盖破损、路面积水、高考当天坐错车……在两江新区,这些看似隐蔽或棘手的麻烦,都可以在“城市大脑”的指挥下,得到快速妥善的解决。
记者了解到,两江新区“城市大脑”正推进城市治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已建设13类行业专题应用场景,23个细分行业专题应用场景。
▲营业执照智能审批。两江新区供图
依托“城市大脑”这一智能运行底座,两江新区在多个领域发力,让城市成为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智慧生命体”。
在智慧城管领域,两江新区部署了40余类、超5万个前端智能感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市政设施的状况;在智慧政务领域,营业执照智能“秒批”成为典型案例,目前,两江政务大厅95%的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在智慧医疗领域,两江新区目前已建有7家互联网医院,服务线上患者52.79万人次;在智慧出行领域,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4公里车路协同示范线路实现6大场景、29项功能。
培育壮大智慧产业
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近8000家
城市离不开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也离不开智慧产业的加持。两江新区把产业创新、应用创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激发智慧之城创新动能。
▲礼嘉智慧公园。两江新区供图
围绕“数字服务实体”,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化加速推进,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近8000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近三分之一,软件服务、大数据和数字内容等产业发展迅速。云江智联、广域铭岛、品胜科技等一众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标识注册量累计突破119亿。
同时,两江新区产业数字化也蹄疾步稳,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337个,建成智能工厂22个、数字化车间79个;长安汽车、渝江压铸等5家企业建成重庆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成功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即将亮相;在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一座“只闻机器响,不见操作人”的智慧口岸也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