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老白“侃”车第16期|三巨头为啥聚一起搞事?车界“大事件”背后的产业逻辑
重庆日报客户端 白麟2022-07-14 15:56

关注老白,不做车小白。

上期咱们说到今年以来汽车行业的一个“大事件”,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发布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也给大家介绍了CHN强在哪里。这期老白想说的,是这三家公司合作的产业逻辑。

长安,汽车头部企业。华为,ICT和智能终端头部。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头部。三巨头在一起,就像是点燃了反应堆,引发了人们的种种遐想。

三巨头为什么会凑到一块?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回忆,四年前,他观察到电池、通信、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觉得“干大事的时候到了”,必须找到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一起造车。于是,他分别向华为徐直军、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出邀请,提出共同打造一个新品牌的想法,三方一拍即合。

促成三方合作的关键是什么呢?长安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实力不用多说,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安也早已经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三电”核心技术,那么长安还缺什么呢?

首先就是电池电芯的自研自制,要知道四年前除了比亚迪之外,业内基本上没有自产电芯的汽车品牌,而这又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长安要补齐短板,就找到行业大佬宁德时代。

其次,长安在“三电”核心技术之外,还需要充换电网络智能化技术、低频控制技术、电池高精度采样等技术,还有最关键的——基于5G的车载移动通信技术,谁在这方面最强呢?当然就是华为了。

当然,如果只是长安单方面有需求,这事成不了。那华为的需求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由于手机业务受挫,华为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而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至少是手机的两三倍,又有长安这种汽车制造底子深厚的合作伙伴主动找上门来,华为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再说宁德时代,一般人认为,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根本不愁卖,没必要参与整车制造。但老白觉得,宁德时代其实早就察觉了未来的趋势,过去生产新能源汽车,只需要把供应商的电池拿来组合一下,然后装在车身上就完事。但现在随着CTC(电池和底盘一体化)技术的逐渐成熟,电池供应商如果不参整车制造流程,未来技术就跟不上,也不会再有话语权,这才是宁德时代跟长安一起造车的最关键原因。

懂了这一层逻辑,我们再回头看长安与华为的合作,也会更清晰一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ICT、互联网企业以及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在技术、资本上融合。这其实是新能源汽车跨越多个领域的技术特点决定的。在这方面,老白觉得中国的汽车行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相信未来国内行业也会先人一步,涌现出更多跨界融合的技术成果。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编辑杨骏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