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渝版书架】荡气回肠的重庆电力史话
    于诗琦
    时间:2022-06-02 13:31:39 | 编辑:袁文蕙
    新书简介

    《百年电力人物与史话》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纪念重庆电力工业115周年而作,近日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稿收录了作者邓颖先生20年间撰写的重庆电力历史与人物的文史作品共33篇,包括人物篇和史话篇两类。

     

    作者简介

    邓颖,曾任全国水利电力工人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电力职工技术教育》副主编等。主编《重庆市电力工业志》《重庆市志·电力志》《重庆电业局教育志》。

    古老的渝州,地处浩荡的长江上游,两江交汇,自古就有舟楫之便,商贾云集,市肆繁荣,三千年文明底蕴厚重。1906年11月25日,重庆第一个100千瓦发电厂首次对外照明供电,现代文明之光初照渝州古城。1908年,重庆第一家民营电力公司——烛川电灯公司成立,次年9月4日,容量400千瓦的新电厂投运发电,向重庆繁华市区供电,开启了西南地区商业供电的新纪元。今天,重庆电力已走过了110多年的历程,在我们欢庆重庆电力工业辉煌成就的同时,应当铭记电力先驱们敢为人先,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不朽业绩和重大贡献。

    《百年电力人物与史话》一书是为记录重庆电力史和缅怀电力先辈而作。作者邓颖出生于抗日烽火中,其父亲是五四时期就广有影响的著名诗人邓均吾。邓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曾编选出版《白鸥:邓均吾早期诗选》等著作,受到诗歌界关注。邓颖先生在重庆电力系统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之后仍在重庆市电力公司从事电力史志、教育志、教材等的编写工作,发表了以文史发掘、研究为主题的各类文章140多篇。本书收录了作者近20年间撰写的重庆电力历史与人物的文史作品共33篇。这些文章概述了重庆电力工业115年间艰苦创业、曲折发展、铸造辉煌的历史进程;记录了重庆电力职工英勇不屈,坚持抗争的革命斗争史实;叙述了电力英烈们不畏强暴,忠贞不渝的英雄壮举和知名企业家、优秀电力专家、全国劳模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动人事迹。

    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百年电力人物与史话》分为人物篇与史话篇。人物篇讲述了电力英烈、电力企业家、电力专家的英勇壮举和杰出贡献;史话篇讲述了重庆电力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沧桑巨变。

    早在1908年,重庆电力工人就高举工人运动的大旗,赶走了倚仗殖民势力,肆意欺压、打伤中国电力职工的德国承包商李特勒。这是中国电力工人第一次有组织、独立开展的罢工斗争,为工人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篇章。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重庆电力职工的抗日救亡和反特抗暴运动更是轰动全市。1938年8月,面对日本飞机的疯狂轰炸破坏,重庆电力职工全力以赴冒险抢修被炸毁的电力设备,有力支援了全民抗战事业。1949年11月,国民党政府溃逃前夕,疯狂破坏重庆城市和厂矿企业,在中共川东特委的领导下,重庆电力和兵工厂职工组织护厂队,保护了大溪沟电厂、弹子石电厂等电力设施。还有25个护厂工人,为保护电力设施,英勇牺牲。

    在重庆电力工业的艰难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一批著名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工人技术能手。有不惜变卖全部家产创办重庆首个电厂的清末民族企业家刘沛膏,有带头投资、组织发动企业家投资办电的重庆商会首任总理李耀庭,有合川、北碚电力的开创者,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有为重庆水电建设、电机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电力专家吴震寰,有为重庆电力工业规划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吴锡瀛,有为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张光斗,有在大溪沟电厂解放前夕的护厂斗争和解放后电厂修复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工人技师、首届全国劳模杨如坤等。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电力获得新生。1951年起,相继建成西南第一座自动化的火电厂——重庆电厂,和我国第一个全流域梯级开发的长寿水电厂。开始整治、改造和升级重庆电网,先后建成西南地区第一条35千伏、第一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谱写了建国初期电力发展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后,重庆电力工业迎来了蓬勃、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电源建设不断升级转型,优化结构,向清洁、低碳、高效智慧电源迈进,电网建设跨越发展,构建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迈进。

    115年来,重庆电力英烈们的英雄壮举,电力企业家、电力专家和广大电力职工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以及电力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重庆电力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光辉篇章和宝贵精神财富。《百年电力人物与史话》将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优良传统的延续。我们相信,读到此书的读者一定能够从中找到历史的轨迹,并更加珍惜美好的现在。

    责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