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内成功的小说IP,《法医秦明》绝对是一个不可被忽略的名字。作为一部以讲述法医日常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小说,《法医秦明》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不少读者的追捧。根据系列小说改编的《法医秦明》《法医秦明2:清道夫》《法医秦明之幸存者》等网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
5月21日,又一部根据法医秦明创作的小说《尸语者》改编的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登陆优酷等网络平台,为观众讲述初入职场的年轻法医秦明,如何成长为一名成熟法医的故事。
那么,作为小说的原作者,秦明是如何与法医结缘的?对于如此多的改编剧集,他又有怎样的看法?5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通过微信对秦明进行了采访。
谈创作
创作《尸语者》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法医
据介绍,《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主要讲述了初入职场的研究生秦明(张耀饰)为了调查母亲遇害的谜团,只身来到母亲的老家龙番市,初来乍到的秦明在四处探访时意外被卷入一宗凶杀案。在案件侦破的过程中,原本不擅与人交际的秦明与安然(汤敏 饰)、林涛(彭楚粤饰)、环环(马昕墨 饰)等一众法医和警员有了交集,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成长的故事。
“与其他几部法医秦明剧集不同,《法医秦明之读心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为观众还原了初入职场的法医所面对的迷茫与委屈。正是因为这样的迷茫和委屈,让我决定创作‘法医秦明’系列图书。”秦明说,由于父亲是技术警察,母亲是医生的缘故,让他选择了进入皖南医学院攻读法医。2002年,秦明从皖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成为一名法医,开始处理各种案件。
“当时我原本以为,法医是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但干得久了,我发现大家对法医这个职业并不了解,甚至有人还问我是不是在殡仪馆上班。”秦明回忆,这样的误解也让初入职场的他感到委屈,于是就决定结合自身经历,创作一本讲述法医日常工作的小说,加深大家对法医职业的了解。
“与剧中的秦明一样,我刚当法医时同样遇到了很多困难。”秦明说,比如,他所解剖的第一具尸体就是小学同年级的同学。“当时,我看到他的面容的时候,大脑里是一片空白,几度想到放弃。后来,我在老师的鼓励下,才坚持了下来,并决定一定要当个好法医。”秦明回忆,之后的创作中,他把这段经历写入《尸语者》,让更多人了解法医的不易。
秦明告诉记者,通过创作“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他逐渐提炼出自己的职业观:“法医的职业价值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关卡。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笔,去弘扬正能量,去倡导公序良俗。揭露不好的社会现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怎么避免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懂得怎样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谈改编
不介意编剧对小说进行改编
作为一部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如何呈现小说中的精华,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根据之前发布的预告显示,与原著小说《尸语者》相比,《法医秦明之读心者》除了增加了很多戏剧冲突外,还对人物,以及情节发展作了一定的调整。面对这样的改编,秦明却表示并不是很在意。
“小说与电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载体,故每一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实质上都要经过大改。”秦明说,在他看来,无论如何改编,只要不违背小说的初衷,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比如,2016年推出的网剧《法医秦明》曾把小说中的大宝改成了女性。当时,这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从后来的传播效果来看,这次改编让更多人注意到法医这个职业,这无疑就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对于《法医秦明之读心者》而言,这同样适用,只要适度地改编能让人了解法医这份职业,那就是有必要的。”
在秦明看来,虽然自己的作品已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他绝不会以监制或编剧的身份参与作品创作。“法医秦明,去掉了法医二字后,可以说一文不值。我是一名普通的法医,也是一名普通的作者,没有创作影视剧本的能力。”秦明说,从提笔的那天开始,他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创作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法医,我会笔耕不辍地写下去。我承诺过,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读者,也会把这个系列坚持下去。”
秦明还透露,他曾与《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的主演张耀进行了多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不仅给他传授了法医知识,还给他分享了不少我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相当敬业的演员,相信他会给观众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秦明。”
谈未来
将讲述更多刑警的故事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的首个案件主要围绕“巨人观”展开。“巨人观”是指尸体在炎热环境下发生自然腐败,产生的腐败气体充斥体腔,使得尸体巨大。这样的尸体不仅恶臭,法医也很难找到有用的线索。不少观众在看了这集后,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案件进一步感受到法医的艰辛。
“与真实法医工作的艰苦相比,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可能只是九牛一毛。现实中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有嗅觉、触觉上的冲击。”秦明说,就“巨人观”而言,更是不少法医的“入门课”。“不少刚入门的法医,在看到‘巨人观’时,实质上内心也相当不舒服。”秦明说,不过在克服恐惧之后,他们依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帮助警方破案。
重庆日报记者还注意到,随着《法医秦明》等影视剧,以及《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等节目的播出,不少年轻观众被这份职业的严谨细腻,和它在刑侦破案中的作用所打动,对这一职业产生了兴趣。对此,秦明表示,法医很辛苦,入行需谨慎。如果经过评估,你真的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其中抽丝剥茧的挑战性,和最后破案的成就感的话,欢迎年轻人加入法医队伍。
采访的最后,秦明还剧透了他下一步创作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接触的命案其实在变少,这让我的素材有所减少。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人民群众的安全,是法医们最乐于见到的。”秦明说,接下来,他会把目光投向刑警,将以他父亲所整理的工作笔记为蓝本,创作《燃烧的蜂鸟》三部曲,为读者讲述上世纪70年代,警察在破案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故事,第一部将于今年暑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