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台·鉴育人丹心│黔江区人民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长毅:以奋进之姿,扬教育之帆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绽芳华。
34年来,他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为学校的发展奉献着青春年华;他始终扎根于黔江教育这片沃土,用笃行书写忠诚,用求实履行使命。
他就是黔江区人民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长毅。
砥砺前行,坚守育人之路
岁月见证了李长毅对教育工作的坚守与执着。
1988年至1993年,李长毅在原黔江县中塘乡小学任教,兼任原黔江县城厢区教办体育训练工作。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城厢区体育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年间取得了数十项体育赛事荣誉。
1993年9月,因工作业绩突出,李长毅被调到原黔江县舟白乡第二小学担任校长。当时的舟白乡第二小学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学质量多年位居全县倒数。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现状,他订方案、立规矩,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任教毕业年级统考的常识学科。短短4年,他就把舟白二小打造成为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年年位居城厢区第1名。
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经受了磨砺,也收获了成长。
1997年7月,李长毅调任原黔江县城厢区教办主任。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教办体制下的农村小学发展策略,足迹踏遍了城厢区的41所村小,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已成他工作的常态。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改善了11所村校、7所乡中心校和1所初级中学的办学条件。经过4年不懈努力,城厢区教育质量从全县倒数后两名提升至前列。
勇挑重担,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用行动践行誓言,以奋斗书写担当。
2001年11月,李长毅受命负责筹建黔江区民族小学和城南小学。创建伊始,困难重重。从每项工作的规划到实施,他都亲历亲为,身先士卒。从黔江区级各部门协调工作,争取资金支持;到社区宣传办学理念,争取老百姓支持;再到教室听课评课,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他就是学校的定海神针,看到他,师生们就有了力量。
经过6年不懈努力,在黔江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成功缓解了民族小学校园狭窄的局面。2008年,民族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班教育教学成绩位居黔江区第一名。他用优异的教学成绩彰显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忠诚,践行着赤诚的初心与使命,让民族小学成为黔江区的优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品牌,成为孩子发展奠基的乐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做好教育守道者,当好发展领航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长毅先后被黔江区人事局和黔江区教委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评为“教育管理年活动先进个人”,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杰出校长”。
励精图治,铸就黔江百年名校
一路前行一路歌。
2010年2月,李长毅离别了苦心经营9年的民族小学,调任黔江区人民小学校长。上任后,他立即着力处理人民小学改扩建遗留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最终将遗留的问题一一解决,为学校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他爱校如家,勇挑重担,始终把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他着眼学校的内涵发展,围绕“把百年老校打造成为百年名校”的发展目标,坚持“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创新”的办学理念,创新管理思路,让学校焕发新的活力。从2010年至今,学校获得国家级荣誉9项,市级荣誉13项,区级荣誉27项。学校连续12年教育质量综合考评均获黔江区一等奖。他本人被黔江区政府评为“优秀校长”和“黔江名校长”的荣誉称号,获“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校长”称号。他还担任了黔江区第一届、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二届政协委员。
34年弹指一挥间,艰辛与荣誉并存。一路走来,李长毅满怀赤诚,无怨无悔。他深情地说:“教育是我最热爱的事业,我会把爱、责任与奉献播种在黔江教育这块热土上,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