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市政协委员潘为民:加快完善配套措施 确保“双减”工作长治、常态、长效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2-01-18 15:26:17 | 记者:周尤 实习生 宋云慧 | 编辑:罗建军

    “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关乎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今年全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潘为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应按下“加速键”,加快推进我市“双减”方案的落实。

    去年7月以来,重庆从学校教育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义务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专项措施,落实“双减”政策。去年11月11日,市政府正式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重庆出台‘双减’工作方案时间相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略晚,在细化实施细则,确保工作方案逐步实施到位方面,还需下一番功夫。”潘为民说,他在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时发现,师生和家长对“双减”理解不到位、各级方案不够细化、缺少一定的考核及配套措施,影响了“双减”工作方案有效落实。“比如说有些家长担心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而有些老师则担心没有足够的保障,‘课后延时服务’可能造成增负。”

    如何进一步确保“双减”政策落实效果?潘为民建议:“我们可以探索建立自上而下培训学习机制,考虑引入在转型过渡期中需帮扶的培训机构,通过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学校机构的联动培训,帮助老师、家长和孩子充分了解双减政策范围、作用、目的和意义。”

    潘为民认为,要真正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作用和力量,减少社会对“双减”政策的不理解,树立科学育人观念。

    “其次要加快推进各级方案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的制定。”潘为民表示,将方案细化、量化到实处才能保障“双减”效果最大化。例如关于课后服务经费问题研究,他建议在细则制定中列入,对统一组织开展的体育锻炼和作业辅导等活动由财政给予补贴,明确对学生自愿参与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采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保障课后服务经费来源,规范学校课后延时服务,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现象。

    在此基础之上,潘为民还建议要切实做好服务准备和配套支持工作。一是严格按照方案规定在执行上做到全面部署、明确分工、专项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市场监管部等多部门联动协调,同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确保“双减”工作长治、常态、长效。二是加快推进“双减”配套体系的深化工作,如深入推进社会评价改革体制,在教师评价上,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做好教师课后延时服务保障工作,严格落实“红线”规定,同时将“双减”工作纳入部门履职评价、学校综合评价和教师绩效评价的“三导合一”工作机制。三是畅通政策落实中的沟通机制,扩大沟通渠道,及时解读下发的办法或细则,开通家长热线,公开监督电话,强化网络宣传,实现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和培训机构“全员覆盖”“全员知晓”“全员监督”。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