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知光圈快门为何物,到作品登上人民日报文创全国风光摄影展,入围2021第30届奥地利超级巡回赛(奥赛)6个组别、获选全国首届“金鼎奖”、首届最美西南全国摄影大赛、第9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并且接受人民日报、华龙网专栏专访,受邀在西南大学、新浪、华为做摄影分享,需要多长时间?
重庆摄影师邓旋的答案是,4年。
是天赋异禀的拍照达人?还是笨鸟先飞的苦练修成?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准备和这位在重庆摄影圈“大姐姐”般存在的摄影师来一次深入访谈。等我们忐忑的问出这个问题,邓旋轻叹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天才或许真的有,但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书,听过的音乐,最终都会回馈到你的身上。 ”她接着引用了埃塞尔.亚当斯的名言。或许,这就是“普通人”邓旋能在短时间,取得如此“彪悍”成绩的原由。
追光逐影,行千里路
摄影和旅行,似乎天生就是一对。旅行,是在见天地见众生的路途上,不断审视自己,相机,则是这个过程中最忠实的陪伴者。旅行、摄影,都是生活的升华剂。
“将山河怀揣于心,是很多摄影人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在大自然面前,能深刻感受天地的辽阔,山川的旖旎,万物的灵秀,而我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邓旋如是说道。
从2018年开始,邓旋便行摄湖南、四川、内蒙、西藏、新疆、广西等地,拍下了无数壮美的风景。
在青藏高原的冰川,她坐卧天地间,听风吹起牛马的铃铛。
在曲靖念湖,她沿着湖岸一路前行,拍下了在云雾中穿行的黑颈鹤。
在追逐光影的过程中,不全然只有美景。危险,总在不经意中出现。
今年3月拍摄南迦巴瓦雪山日落时,邓旋背着三十斤的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上行走,不小心踩进冰雪覆盖的土坑,开口第一句不是让伙伴拉自己脱困,而是“器材没事儿吧。”
当然,更多时候,摄影和旅行带给邓旋的,不是后怕,而是感动。
在拍摄贡嘎时,漫天大雪,一路上山,不时有下山的车辆颤颤巍巍路过,“天气不好,拍不了”车上的人们摇着头,语带遗憾。邓旋却想再等等,于是便熄了火,顶着零下十几度的风在车上等待着,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太阳悄然升起。
“快,太阳出来了”邓旋高兴地呼喊着同伴,扛起相机就往山顶跑,“等我爬上山顶,天地寂静阳光普照,那种感动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行千里路”才能得来的感动,或许便是邓旋选择摄影和旅行的原因。而故事序章,其实也是从旅行开始的。
2017年,本着记录旅途想法的邓旋购入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和大多数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的“发烧友”一样,在几次自我摸索尝试后,最终放弃,“拍出来感觉还没有手机好看”。
身边的朋友们调笑道 “买了相机却只能吃灰”,却不小心激发起她的好胜心,于是,在2018年,她便干脆报了班,开始系统学习。
同班的学生有些早已入门多年,而零基础的邓旋,异常吃力,时常感觉跟不上。
不懂快门,就多拍!没有基础,就多练!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凌晨4点起床开车出发到下班后各地爬楼爬山成为生活常态,每天只睡5个小时甚至不到……
一年下来,按下了3万余次快门,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倒是在重庆市内实现了“行千里路”的宏愿。
不落窠臼,破万卷书
终于,量变引发了质变,邓旋的片子“出圈了”。
2018,作品登上杂志《摄影之友》,2019年,成为视觉中国、图虫、美国盖蒂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赞誉涌来,拍摄瓶颈却如期而至,组队拍摄虽然安全,却总容易落入同质化的窠臼。于是,她又开始尝试独立拍摄。
一个人,一只包,一台车,两部相机,不去复制别人探好的机位,放弃热门拍摄点,游走在重庆的街巷林间,扫街爬楼,找寻着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
宏大的叙事自然不能舍弃,细致的小景和个性化的呈现,成了邓旋追求的目标。
在拍摄朝天门大桥时,她改用竖向构图,车水马龙的桥梁秒变锋利逼人的出鞘宝剑。
旅途中遇见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邓旋却来了波“反向调色”,将浓郁的色调改为“黑白灰”的克制表达,“照片反而卖得不错”。
“那要如何才能做到这种差异化拍摄呢?”带着好奇,我们继续追问着。
在邓旋看来,这一切其实很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学生时代已听得耳疲的一句好——多积累,多读书。
她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签名中写到,“书籍不是给你带来好运的,而是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小雪,她摘抄汪曾祺《人间草木》句子,“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真情”,配上了旅行时拍摄的《旭阳》。
感恩节,她也在朋友圈写“生命里所有的相逢和离别,都是缘分。”
至于看什么书,邓旋倒没什么推荐。“我自己看的书很杂,很多都是没有目的性的阅读。”
这些她读过的书,最后都化作了不显山不露水却处处存在的精神内核,那份独属于女摄影师的细腻柔软,便顺着作品的精神内核蔓延开来。“摄影到最后,其实是文化的比拼,技术提升容易,但文化却只能靠积累”。
以摄会友,结百道缘
摄影对于邓旋,是遇见好风光时的纪念,亦是交友的好方式。
通过摄影,邓旋认识了一大群朋友。在拍摄城市风光一段时间后,邓旋加入了一些摄影群,担任了视觉中国6个部落的管理员。
处着处着,群友就变成了朋友。一次,素未谋面的浙江台州摄影师突地询问起邓旋的地址,原因竟是在群内交流愉快,想邮寄点当地特产给她。在广州拍摄时,当地的摄友一听她来,还专门腾出时间带着去珠海、广州城区经典拍摄点走了一圈。
线下的交流中,邓旋的温柔便体现更加明显。我们访谈之初,邓旋便带着爽朗的笑,说着:“不喊邓老师,叫邓姐吧。”
“大姐姐”,确实是很适合邓旋的词语。她会倾听摄友们的苦恼,也会调节摄友之间的摩擦,给予他们帮助,这些行为在邓旋看来是她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
不止在摄影圈,生活中,邓旋也是个温暖又热心肠的人。“永远善意的面对世界”,抱着这样的想法,邓旋早前做过义工,还定向资助过几名学生。“现在学生毕业了,知道他们过得不错,我很开心。”
直到现在,邓旋的后备箱还会常备一箱矿泉水,只要看见环卫工人就会上前递上一瓶水。
这份善意,最终也演变成邓旋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人文关怀。是的,对于摄影师而言,你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态度,都会在你的照片中显露痕迹。
时至今天,几乎走遍全中国的邓旋,依然步履未停快门不断。
不过当我们问到她最爱拍的城市时,她吐了吐舌头,带着小女孩的娇俏“当然还是重庆”。
长江索道高悬古建之上,轨道列车穿楼而过,入夜时分渝中半岛灯火辉煌,“这些,都是属于重庆的美。”
虽然之前将自己定位于风光摄影师,但邓旋却在筹谋着拍摄一系列人文纪实的作品。在她看来,当一位摄影师开始拥有自己独立个性的情感表达,才会赋予作品灵魂,吸引人去深入体会。“这当然很难,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从2018年正式拍摄到现在,邓旋进阶时间其实不算长,作为一名“非典型”的“非科班”摄影师,从没有所谓的“捷径”和“技巧”可言。有的,只是脚下踏过的路,手中按下的快门,脑里读过的书。
注:文中图片均为视觉重庆签约摄影师邓旋拍摄,视觉重庆图库收录代理,如需转载使用,务请联系客服工作人员。
新年新气象,视觉重庆摄影师专访栏目将在新的一年为大家持续带来业内优秀摄影师访谈,欢迎各位摄影师自荐或推荐。
视觉重庆客服电话:63907720 投稿邮箱:sjcqtk@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