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创新赋能发展高质量 ——重庆中烟致力创新发展纪实(下)
日前,重庆中烟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不少数据十分亮眼。对组建运行至今才短短5年多、在行业工业企业中属于“小字辈”的重庆中烟而言,能够调适状态、加速赶超,迅速缩小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殊为不易。
跟上了行业大盘,是否能停下脚步歇一歇?对于立志做行业“最美追赶者”的重庆中烟而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下一步该怎么迈,创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仍然是摆在企业面前不得不寻求破解的“关键题”。
“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今年我们要两眼向内,下更大功夫、花更多精力抓运行管理创新。”重庆中烟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业内最年轻的中烟公司,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重庆中烟在管理工作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创新这一方式来弥补,着眼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能,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行管理模式。
由此,在跑完“十三五”、奋力“十四五”之际,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基调的“管理提升年”活动,在重庆中烟大刀阔斧地推进开来。
这是一次“全域齐抓、全线共管、全员参与”的深刻变局。“问题导向”成为公司党组的“切入口”。
2021年2月21日,重庆中烟年度工作会举行。在干部员工看来,这次会议与以往相比有了更多的特别。
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力在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大篇幅指出公司目前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其用语之直接、剖析之深刻、表达之犀利,让不少干部员工振聋发聩。
这种做法不但在重庆中烟是头一遭,在全行业也是比较少见的。
“解决问题,需要有创新性举措,但必须群力群策。首先,要坚持刀刃向内,把问题摆上桌面。”在这样的氛围和气势下,公司组织开展了“问题大排查”活动,共监视出问题138项。
接下来,各级各线分头讨论问题难点,探索新的突破口,通过集思广益,形成整改任务122项,分解落实工作措施560余条。公司党组迅速研究、作出部署,一系列管理提升举措陆续出台、落实落地。
例如,在深化规范管理监督保障体系方面,他们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创新、完善了采购决策、管理、监督、考评问责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61个制度,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机制化、规范化。
管理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向内看”,还要对标先进抓提升。
重庆中烟瞄准业内先进,提出了32个对标指标,并要求今年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指标个数要达到50%左右,力争消除后三位指标。通过今年的努力,达到行业中间水平,并于明年力争达到中上水平,到“十四五”末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同时,重庆中烟对接需求抓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变革、流程优化、制度供给等方面的创新提升,定期针对管理方面的各种创新举措,进行阶段性盘点和系统性评估,看进展、晒进度、比绩效。
管理创新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重庆中烟。重庆卷烟厂通过制定《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创新积分管理,初步构建起以工艺质量、装备技术、效能管理、数字化转型等为核心的创新创效格局和工作矩阵。从机制层面出发,该厂将创新成果与员工自身利益挂钩,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新提任的中层管理人员、新聘任的技术技能人员都是“双创”工作的参与者、佼佼者。
涪陵卷烟厂通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选拔等方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套管理提升“组合拳”,打出了新气象,构建了新格局。
以激发活力为主题,重庆中烟制订发布了《管理创新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等多个标准,建立了管理创新活动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近两年组织卷烟厂17个QC成果参加重庆市QC成果发布会,取得10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个QC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5个QC成果取得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受理通知书。
优化科研机制,重庆中烟打造了行业第一家以烟叶资源科学利用为总体目标的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包括3位院士在内的学术委员会,每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开展重庆地产烟叶工业可用性研究,以及烟草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目前,重点实验室已完成1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研究,申报专利40余件,累计创造税利100多亿元。
畅通人才通道,重庆中烟新增高级技师12名、技师20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7名职工被授予重庆市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相关人才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发表科技论文68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专利申请受理数554件,授权专利191件。
以目标考核为牵引,重庆中烟根据烟草行业“1+6+2”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制定发布了公司高质量发展“1+N”实施体系。在近期组织的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中,重庆中烟创新指标排名第2位。
管理创新的成果,还反映在公司产品设计、采购成本、投资管理、生产消耗、预算管理等各项运营业绩上。2020年,该公司完成降本增效约6536万元,超额完成国家局下达的任务。
这两年,重庆中烟着眼提高运行效率,在组织架构上作了一系列调整优化,不仅在公司部门级作了优化调整,还在三级机构的职能布局上作出调整安排。今后还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作出动态调整,同时着力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把机制搞活、把流程理清、把运行做畅、把效率提高。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重庆中烟将运用创新手段,打造过硬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公司先后出台处级及处级以下人员轮岗交流办法,在全公司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营销队伍,安排到生产、原料等一线重要岗位。
重庆中烟认为,评价管理创新的成效,首先看外部评价好不好,其次看大家感受好不好,第三看取得效果好不好。未来,公司将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路径,把一条条要求、一个个问题、一项项举措真正抓住手上,迅速行动起来,快速落实下去,实实在在地办好自己的事情,解决好经营管理难题,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这就是重庆中烟人的永恒追求和心意坚守。
唐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