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重读“红岩家书”⑥|钟奇:记住,记住!我最后仍是爱你的
重庆日报全媒体 赵迎昭2021-07-29 07:54

“家里来了客人,把空调打开吧。”7月25日中午1点,黔江区骄阳似火,重庆日报记者来到紧邻黔江区妇幼保健院的钟晓岚家中,钟晓岚一边对老伴儿严安珍说,一边热情地张罗着让记者落座。打开空调后,严安珍端上一盘盛在搪瓷盘里的西瓜,笑着对记者说:“先吃块西瓜。”

71岁的钟晓岚是红岩英烈钟奇之子。史料记载,钟奇出生于1922年,湖南醴陵人。1946年,他来到重庆,用《和平日报》记者身份作为掩护,与国民党军政人员接触,搜集情报,暗中与革命同志联系。

钟奇。 记者 赵迎昭 翻拍

“我相信父亲是深爱母亲的”

“1949年7月,父母结婚。当年10月父亲就被捕入狱,11月29日被敌人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1950年3月,我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出生。”钟晓岚介绍,1949年11月29日父亲牺牲前,在香烟盒上给母亲萧德琪写下一封遗书,其中写道:“好好教养我们的孩子,使他比我更有用……你一定要再结婚……”遗书的落款“程岚”是钟奇的笔名。

说到这时,钟晓岚起身,从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皮箱中找到一张父母的结婚照。照片中,钟奇目光坚定,英俊潇洒。萧德琪面带笑容,正沉浸在爱情带给她的幸福中。

钟晓岚收藏的父母结婚照。记者 赵迎昭 翻拍

“我相信父亲是深爱母亲的,他希望母亲能享受新的生活,幸福地度过一生。”钟晓岚介绍,他出生几个月后,母亲再婚,并遵守父亲遗志,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人。

追寻父亲足迹,光荣入党

“我和母亲一样,做了一辈子医生。”谈到自己的职业,钟晓岚十分自豪。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云淡风轻的神情背后,掩藏着多少艰辛。

1972年至1973年,钟晓岚在黔江县办的卫训班中学习了半年,并在黔江县人民医院(如今的黔江中心医院)实习半年。1973年至1981年,他先后在黔江濯西、马喇两地卫生院工作,从赤脚医生做到了院长。

那8年时间,钟晓岚常常白天为乡亲治病,晚上点着煤油灯自学到夜里12点。在一个个漫长而孤独的黑夜里,只有知识与他作伴。

钟晓岚的医学笔记。 记者 赵迎昭 摄

“在濯西工作时,时任濯水区卫生院医生(后任县人民医院院长)的谢合信无私地把自己收藏的医学图书和油印教材送给我,这些资料太宝贵了。”钟晓岚回忆。

1981年,钟晓岚来到黔江县人民医院做外科医生后,自费订阅了多种医学方面的杂志,还被派到湖南、四川两地医院进修。1994年,他当上了黔江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医生,让不少同行刮目相看。1996年,他追寻父亲的足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盛世,如您所愿”

钟晓岚从医一辈子,为病人做了上千例手术,让很多病人恢复了健康。在妻子心中,丈夫是个正直、有同情心的人。严安珍退休前是黔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她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晓岚曾几次把家人的衣服无偿送给因急诊入院,需要做手术的病人,病人很是感谢;有病人偷偷给他塞红包,他在手术一结束,便把这些钱悄悄交到病人的住院账户上,然后将收据交给病人或家属。

在当地百姓心中,钟晓岚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者。“走在街上,偶尔有曾经的患者拉着我的手表示感谢,这是我作为医生最有成就感的事。”钟晓岚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是他一生的信念。

钟晓岚在阅读诗词。 记者 赵迎昭 摄

这几年,钟晓岚迷上了创作古体诗词,作品散见于多种刊物。前不久,他在《中华辞赋》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名为《建党百年颂》的七言律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赞颂党的丰功伟绩:“浩荡洪波摧腐朽,如椽巨擘绘新篇。”

钟晓岚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正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我们足以告慰包括父亲钟奇在内的先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