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寻访红色印记|“四件大事”开启重庆发展新航程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6-30 20:59:40 | 记者:颜若雯 | 编辑:罗建军

    查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直辖之初的工作计划安排,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四件大事”,即三峡移民、国企改革、扶贫工作和生态建设的痕迹。

    “我们紧紧围绕重庆经济发展、三峡移民、脱贫、环境保护、廉政建设以及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事项,进行重点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烈回忆,这些重点监督事项被分别列入每年的市人代会和市人大常委会议程,进行重点审议。

    金烈提及的重点监督事项,均与中央交给直辖后新重庆的“四件大事”密切相关。围绕“四件大事”,新重庆埋头苦干,一路爬坡上坎,历经十年奋斗,终由呱呱坠地,逐渐成长为蓬勃少年。

    此后的重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开启了发展新航程。

    “四件大事”交给直辖后的新重庆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进入最后一天,下午3点50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宣布,开始投票表决《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2720名全国人大代表按动表决器,3点54分,会场大屏幕显示出投票结果: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和天津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我们还没有出大会堂,有代表就接到手机,重庆解放碑开始放鞭炮。”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黄济人回忆。

    同年6月18日,整个山城都洋溢在喜庆气氛中,重庆市35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

    很快,中央也给新重庆交办了迫在眉睫的“四件大事”。根据重庆直辖后的特殊市情和中央赋予重庆的历史使命,199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重庆必须集中精力办好“四件大事”:按时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移民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三峡移民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因工程建设需要,重庆、湖北等地共131万三峡移民,到新的地方定居。

    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区,是三峡移民中第一移民大区,为了纪念三峡移民的付出,国务院在这里修建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有一面移民干部展示墙——为保障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不少移民干部坚守职责,以至积劳成疾。冯春阳、向思凤、张大明、冯守川……一名名年轻的干部用自己的生命标注了这场举世壮举。

    1998年、1999年、2002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移民视察活动,并作出相关决议,督促政府实现移民安置、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2010年1月,原重庆市移民局向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请审议《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宣告至2009年底,重庆已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移民。此后十年,重庆库区进入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

    国企焕发新生

    直辖对于重庆来说是大喜事,让重庆广大市民为之欢欣鼓舞,但一组数据能让人体会到直辖之初的起步维艰、任务之重。

    有关新闻报道显示,直辖之初的重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就包括366万贫困人口、40万下岗职工、国有企业亏损面超过60%。此外,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尽快化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实现重庆新的振兴,是重庆直辖后的头等大事。

    “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成为直辖以后重庆发展的方针:不盲目求快,着眼长远,为重庆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方针指导下,重庆用十年时间苦练“内功”,响亮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许多重庆国企努力探索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并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回忆说。2003年,市国资委成立,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国企的集中战略重组、投融资改革正式开幕。

    2004年,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作出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为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找到了“秘方”。

    到2007年初,重庆国资规模从4年前的1700亿元,增长到5400亿元,财政贡献率占到57%,成为全国国企改革的典范。

    10年减贫313.42万人

    过去,忠县石子乡宝山村3社地处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由于贫穷和封闭,仅有的25户人家一度就有10多户人家的成年男子找不到媳妇,小孩大都在小学二三年级就面临辍学。

    从2004年开始,忠县开始实施易地扶贫,以每户1万多元建房补助的标准,让宝山村3社25户人家全部迁至山下。

    仅仅两年后,宝山村3社家家户户的新房前建起了乡村公路,当地政府还通过扶贫项目,扶持村民们发展烤烟、板栗等经济作物。也是在这两年当中,宝山村3社开始逐渐走出贫困,8户人家娶上了媳妇,辍学在家的小孩重新走进课堂。

    1997年重庆直辖时,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366.42万绝对贫困人口,到2006年底下降到53万人,10年减少了313.42万绝对贫困人口。

    甩掉“雾都”的帽子

    从1997年至1999年的3年时间里,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对关停和取缔“十五小”企业、饮用水资源保护、次级河流污染整治、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中环境保护落实开展监督。2000年和2001年,又重点对环保“一控双达标”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情况开展监督。

    “先后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等数百人次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原移民工委副主任秦世源曾回忆,市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围绕环保主题的监督,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重点。

    据了解,重庆市从1997年就开始对工业污染企业要求“一控双达标”,并在城市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全市实施了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

    2000年时,重庆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是187天,而2006年已经达到了287天,“中国雾都”的称号已经不再适合重庆。

    2007年初春,重庆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关注重庆的全世界媒体宣布:直辖之初中央交办重庆的“四件大事”基本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重庆GDP仅1315亿元,人均GDP为457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发展还很落后。经过10年的努力,2006年重庆GDP达到3907亿元,年均增长10.2%,总量是1996年的3倍。

    重庆地方财力也显著改善,地方财政收入2003年突破200亿元后,每年上一个百亿台阶,2006年达到529亿元,是1996年的9.6倍,年均增长25.4%。

    重庆人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570元和2874元,年均增长8.7%和6.9%。人均GDP从550美元增至1749美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