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候选案例⑰|丰都县高家镇建国村:网格化管理 治理更精准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1-05-21 06:47:45 | 记者:左黎韵 | 编辑:何洪

    ▲经过治理后的建国村村容村貌整洁。(受访者供图)

    “老冉,这天越来越热,供水再跟不上,我们洗澡洗衣服都不方便了。”

    “莫慌嘛,下个月新水池就可以用了,水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5月19日,丰都县高家镇建国村一社村民李国海刚回到家中,就碰上登门拜访的网格员冉隆群,有了以上对话。

    建国村地处中高山地带,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前几年,村里大部分村民在外务工,常驻村民以老人、小孩为主,大事小事都得村干部上门,基层治理十分不便。

    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介绍,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诉求反应慢、解决难,管理服务碎片化等问题,2019年,村里探索实施了农村网格化管理,将16个村民小组、2000余户村民划分为32个网格,网格长由社长、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

    人畜饮水是困扰建国村多年的难题。实施网格化管理后,村委会争取到扶持资金,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新修一座水池,解决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水池已经建好,施工队开始铺设管道,今年夏季村民就能用上自来水了。

    除了解决日常琐事,网格员还负责产业发展、政策宣传等。2019年,建国村引入农业公司,打算借助“三变”改革,规模种植花果桃。一些村民思想保守,担心花果桃没效益,参与积极性不够。

    65岁的秦白林说:“种了一辈子‘三大坨’(玉米、红苕、土豆),突然改种果树,谁知道卖不卖得出去,找不找得到钱哦。”网格员梁复才上门给他算了一笔账:土地入股后,每年能获得300元的保底分红。三年后,花果桃陆续挂果,公司有了效益还会按30%给村民分红,以每亩5000元的最低产值计算,一亩地能分红150元。再加上务工的收入,可比种植“三大坨”划算多了。

    梁复才是村里的老党员,为人正直,在村民中颇有威望。秦白林心动了,很快找到村委会,将3亩多地全部入股产业。目前,建国村共有130余户村民成了股东,全村共发展起800余亩花果桃。

    “有时候村干部的话老百姓不一定听,而住在同一湾落、同一小组的网格员出马,问题就迎刃而解,网格化管理也成为我们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李红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把乡风文明、环境整治、交通规划等也纳入网格管理范畴,进一步提升基层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化,让辖区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