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十三五”我们的故事 | 一位村民亲历的农家书屋之变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11-18 19:41:20 | 记者:赵迎昭 | 编辑:陈韫宇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迎昭)“农家书屋的藏书越来越丰富了,这两年增加了很多名著和绘本。”11月17日,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农家书屋内,龙虾养殖户熊梅坐在沙发上静享阅读时光。她笑着说:“我的双胞胎儿子读了绘本,总是争先恐后给我讲绘本里的故事。”

      ▲11月17日,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农家书屋内,村民熊梅在阅读。 记者 赵迎昭 摄

      农家书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让熊梅等村民感到欣喜的还有,农家书屋不再单纯是一个阅览室,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它被赋予了更多角色——农技知识培训的微讲堂、孩子们喜爱的暑期课堂、村民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恒和村的农家书屋建成投用已经十多年了,但在熊梅的记忆中,农家书屋曾一度成为摆设。

      “在西南大学上学时,我几乎每天都要‘泡’图书馆。2014年毕业后回村创业,当时农家书屋就只是一个阅览室,里面总是空荡荡的,我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在那里看书。”她回忆。

      如何让农家书屋“活”起来惠及村民呢?

      白沙镇从5年前开始着手激发农家书屋活力,断断续续举办了一些农技知识培训活动,但收效甚微。

      “为了让活动更有吸引力和连续性,去年夏天,我们在恒和村农家书屋启动‘小书屋大学堂’系列活动。动员村民参与时,吃了不少‘闭门羹’。经过村干部和文化站工作人员苦口婆心讲道理,这才争取到三五个村民参与活动,听说活动免费又对生产生活有帮助,越来越多村民参与进来。”白沙镇党政办主任王顺琴说,看着书屋举办的农技知识培训、文艺培训等免费惠民文化活动越来越精彩,村民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经常催着镇文化站组织活动。

      今年暑假期间,熊梅就尝到了农家书屋活动的甜头。“志愿者来到农家书屋,免费教孩子们学习舞蹈、英语和书法。”熊梅说,这些活动很受村民欢迎,孩子们学习,家长在旁边阅览室看书等候成为一道风景,“在乡村推广全民阅读应该发挥下一代的作用,在孩子的带动下,家长也会慢慢爱上阅读。”

      农家书屋还变得更加智慧。今年4月23日,“重庆农家书屋”强国号在“学习强国”重庆平台上线。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400多个。

      “在家里,我喜欢在‘重庆农家书屋’上看惠民电影、浏览三农信息、陪孩子一起学习‘四点半课堂’的课程。”熊梅介绍,恒和村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数字农家书屋让村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文化大餐了。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7.4%。“希望农家书屋多策划些有趣、有意义的读书活动,比如是不是有机会和作家面对面交流呢?”熊梅说。

      “有了硬件设施和经费,现在最缺的是人才。”王顺琴说,期待更多志愿者能参与到乡村阅读推广的工作中来,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乡村接地气、集人气的文化家园,提升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