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行走山野解码巴渝文化,一支重庆女子考古队羽翼渐丰的故事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11-03 22:35:56 | 记者:赵迎昭 | 编辑:袁文蕙

      ▲燕妮(左一)和女子考古队在忠县坪上遗址考古工地留影。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照片中的燕妮,站在忠县坪上遗址考古工地,灰头土脸;站在记者面前的她,涂着红指甲,一头大波浪卷发,魅力十足。

      燕妮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以下简称“女子考古队”)队长。这支2012年组建的考古队,是中国西部第一支由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伍。“我们在工地,就是彪悍的‘女汉子’。”11月2日,她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打趣道。

      这几年,女子考古队人员从5人发展至11人,开展了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的田野工作,并参与了多项大遗址科技考古工作。前不久,这支队伍获得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她们在巴渝大地考古现场留下了怎样的足迹?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故事?

    乘风破浪的“女汉子”

    3个多月发掘1010平方米

      女子考古队队员常常自称“女汉子”——在考古现场,她们素面朝天,能够淡定面对一个个挑战。

      时间回到2017年。

      “放心,肯定能把你们安全送到家!”当年盛夏的一个午后,忠县洋渡,天空乌云压顶,江面波涛汹涌,渔船左摇右晃,船夫不断安抚着船上的女子考古队队员。船上的燕妮心情忐忑,但她压抑着紧张的心情,安慰同事:“扶稳坐好,我们肯定能挺过去!”

      所幸,经过半个多小时航行后,考古队员安全抵达了住处。

      “这是发掘坪上遗址时最难忘的经历。”燕妮回忆道,2017年6月初至9月底,女子考古队5名成员对忠县洋渡坪上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1010平方米。

      让燕妮更加难忘的是,这是女子考古队首次集体作战,也是女子考古队首次亮出队旗。

       由于野外工作的特殊性,考古工作者一般以男性为主。燕妮说,当年,重庆考古发掘任务非常繁重,单位便将坪上遗址的考古发掘任务交给女子考古队独立完成,“这处遗址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流冲刷、船只航行、风浪侵蚀不断对遗址造成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

      ▲女子考古队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考古发掘期间,在烈日烘烤下,她们和时间赛跑,加班成为常态,最晚的一次打着应急灯照明,晚上10点多才收工。

      女子考古队开展考古项目有何便利呢?

      “考古发掘时,我们几个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吃住在一起,生活、沟通都比较方便,由于大家所学专业不同,还可以相互学习。”燕妮说。队员马晓娇也对这种融洽的氛围感触颇深,“大家都是当妈妈的人,在工地一呆就是几个月,可以相互关心、照料。”

      在队员团结奋战下,坪上遗址发现商周、汉至六朝、唐宋3个时期文化遗存,出土240余件陪葬品,获评“重庆市六大考古发现”。

    更加注重科技含量

    用考古手段还原古人生活

      女子考古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起初,这支队伍的5名队员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女性专业骨干。后来,随着女子考古队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院方抽调了科技保护技术人员、行政管理协调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至今已发展至11名女性成员,形成了从专业技术到综合保障的跨部门、一体联动的女子考古队伍,涵盖了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女子考古队在忠县坪上遗址考古工地留影。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我2006年进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工作时,单位还没有人从事动植物考古。”燕妮说,这几年,重庆考古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开始探索动植物考古,还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RTK、无人机等测绘设备采集全方位信息,开展精细化研究,取得了研究收获。

      2011年入职的马晓娇和2014年入职的李凤都是女子考古队的核心成员,她们分别从事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填补了研究院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空白。

      在马晓娇看来,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心思更加缜密,可以发现更多肉眼难以辨认的动植物遗存,从而更好地还原古人生活。

      “渝中区太平门遗址经过浮选(植物考古的一种方法),收获了可鉴定的植物遗存1853粒,分为4种农作物,其中稻谷最多,共1741粒。”马晓娇说,经过分析可以知道,重庆城南宋时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植粟、黍和小麦。

      李凤参与了酉阳何土司城遗址动物考古工作。该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动物种类有哺乳动物类、鸟类以及鱼类。“其中家养动物有家猪、水牛、马、狗、鸡等,不仅说明这些动物是先民的肉食来源,而且也能反映出明清先民对于家养动物的主观选择性。”李凤说。

      “女子考古队成员专业不同,通过合作参与考古项目,既提升了业务水平,又加深了友谊。”燕妮说。

    编撰考古报告

    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可以和传世文献互相印证,同时考古学本身是一种揭示本源的过程,即透物见人。“田野考古不是终点,如何科学地阐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才是考古需要解决的终极目标。”燕妮说。

      在没有野外考古项目时,女子考古队队员会在单位研究考古成果、撰写考古报告,让专家学者可以利用报告开展学术研究。

      最近,燕妮在撰写忠县坪上遗址、溪口墓群的考古报告。她说,这两个遗址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和标本,每一件都要绘图和制卡,工作量不小,计划明年可以撰写完成。

      “考古发掘是考古事业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将文物和标本发掘出土后,还要开展修复、绘图、制卡等研究工作,并定期向公众刊布研究成果,吸引大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燕妮说,希望女子考古队可以学习前辈考古学家们的优良传统,不忘考古人的初心,为重庆考古事业发展贡献女性的力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