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发挥运营组织中心作用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9-08 15:43:47 | 编辑:陈韫宇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重庆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支持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两年来,重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总体规划》赋予的重要职责使命,立足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着力畅通道、建枢纽、优服务、促经贸、兴产业,努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自2017年开通运行以来,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4年增长25倍、货值增长22倍、货物品类由不到100个扩展到640个。截至2021年7月底,累计运输超22万标箱、货值400亿元,推动形成“13+1”省区市共商共建共享格局,物流网络辐射106个国家(地区)308个港口。

    一、坚持共商共谋凝共识,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

    (一)强化省际协商,凝聚建设共识。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要求,重庆牵头会同西部12省区市、海南和广东湛江建立“13+1”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定联席会议工作规则、铁海联运“一单制”、公共信息平台、通道发展指数和需求清单等5个方案。签订共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越南—重庆—欧洲物流通道等8个重点项目,抓紧抓实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二)打造运营平台,夯实建设合力。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承担省际协商合作办公室日常工作,开展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和信息服务工作。牵头成立西部6省区8家企业共建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同步设立5个区域公司,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市场化运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化品牌。会同沿线省区市、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建立首批54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为通道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三)优化运输组织,拓展通道容量。加密开行重庆至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4017列,货值252亿元。推进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衔接,分别实现联运3783标箱和20980标箱。稳定开行重庆至东盟跨境公路班车,成功开行重庆至老挝跨境直通公路班车,累计开行6991班,货值41亿元。发展重庆至越南河内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累计运输4842标箱,货值99亿元。通道运营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为保障我国与东盟等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坚持共建共享畅通道,助推物流与贸产融合发展

    (一)强化创新赋能,提升通道活力。开展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签发全国首单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提单,累计签发铁海联运“一单制”提单531单、货值4793万美元,并在通道沿线推广。增强金融支撑力度,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为物流企业融资超过4亿美元。开展通道全线运行数据统计和发布工作,联合沿线省区市发布通道发展指数,2021年一季度首期综合指数为101.5,通道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二)深化区域协作,强化枢纽优势。加速川渝通道融合发展,搭建川渝毗邻地区经重庆中转集结模式,完成四川达州、南充、遂宁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并开行班列,累计集结四川货物14606标箱,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内陆通道网络衔接,开通湖南怀化班列、甘肃张掖专列、宁夏班列,连接广西北部湾出海口和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口,形成西北货物经重庆集结后整列南下出海,东盟货物北上分拨至全国的集散模式,累计集结西北货物9582标箱,有效带动西部地区机械、化工、粮食等重点产业发展。

    (三)对接国际产能,增添产业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服务海外产品“引进来”,有效对接国内外产能需求,发运重庆至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定制化专列,实现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重庆造”产品经通道直达海外,柑橘、洋葱、柠檬等特色农副产品首次通过海运冷链原箱出口。立足西部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特色,搭建印度进口辣椒中国西部分拨中心,马来西亚榴莲、越南巴沙鱼、柬埔寨大米、巴西冻牛肉等大量优质农产品依托通道进入国内市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果日益凸显。截至2021年7月底,重庆与东盟国家累计双向运输货物69210标箱,货值226亿元。

    三、坚持共谋共兴促发展,推进新通道高质量建设

    (一)强化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发挥重庆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要作用,高效衔接四向战略通道、铁公水空四种运输方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类要素,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政策创新体系,强化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

    (二)完善区域协商合作机制。强化同沿线省区市联动,常态化召开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协商解决跨区域合作重大事项。积极对接RCEP、澜湄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发挥通道衔接东南亚和中亚、欧洲的陆桥纽带作用,推动“13+1”省区市合作向跨境跨区域合作延伸,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更好服务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三)丰富综合运营平台功能。按照“三统一”原则推动实现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13+1”省区市全覆盖。探索设立海外公司、建设海外仓,增强海外服务能力。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重大项目建设,建设覆盖“13+1”省区市和有关央企的公共信息平台,搭建“13+1+N”特色商品及进出口贸产服务平台,推广应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打造服务通道全线供应链的集成服务体系。

    (四)提升互联互通和创新赋能水平。加速重庆果园港多式联运基地和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设施改造,提升枢纽节点承载能力。推动在通道沿线设立集装箱还箱点,探索海运和铁路集装箱共享共管等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促进通道沿线产业融合,发展“通道+贸易”“通道+园区”“通道+金融”模式,推动形成产业链的生产和贸易协同,积极发挥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